江西墻體廣告 9月30日至10月7日,2016藝術
江西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藝博會)在
南昌會展中心舉行。琳瑯滿目的藝術精品、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構思爆發的藝術項目,點著了
南昌這座城市的熱情。
本屆藝博會由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省文明廳、省文聯、中國銀行
江西省分行等15家單位一起精心組織,百余家藝術組織、自個藝術家及多所專業藝術院校供給的1萬多件藝術展品踐約而至。據統計,10月1日至7日,4個展館算計觀賞人數超19萬人次,其間主展館觀賞人數逾16萬人次;總成交額5100余萬元,其間現場成交額打破3800萬元,拍賣成交額約1300萬元;達成合作意向1.5億元。
藝術融入科技生機四射
跨進展館大門,只見6尊高達3.5米的猿人雕塑站立在寬廣的野外廣場上,標志著文明藝術肇始于遠古時代,這是雕塑家劉若望的新作《原罪系列3》。“原罪”之名來自藝術家對實際社會的感觸,希望以這組著作表達出對破壞天然的不安,呼喊大家對美好事物予以更多關注。
散步在藝博會現場,構思無處不在。藝博會設立了VR領會區,憑借VR虛擬實際技能,觀眾可對展區所有展品進行一番“掃描”,看到自個喜歡的展品,再到展位目睹什物。在VR游戲著作——《海昏侯國·紫金城保衛戰》前,想“試手”的觀眾排起了“長龍”。
江西師范大學大三學生劉朋說道:“VR游戲與傳統的體感游戲不一樣,它是3D作用,戴上VR眼鏡似乎感同身受。”
江西藝術手刺流光溢彩
海昏侯、陶瓷、贛劇、八大山人、湯顯祖……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贛鄱大地,一張張盡人皆知的“藝術手刺”流光溢彩。“藝術
南昌”“文明
上饒”“人文東湖”等板塊,讓人領會到濃郁的
江西本鄉文明。
古韻猶存的青銅雁魚燈、馬蹄金外型的鑰匙扣、祀神圖案的雨傘……國內首個“再現海昏”系列文創商品讓人眼前一亮。它們均參照了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原型或取其中心元從來設計,構思十足。
此外,被譽為“戲曲之鄉”的
江西,藝博會時期也是“每天有戲”。
南昌縣采茶劇團魏小妹、高安市采茶劇團彭金花等眾所周知的戲曲藝術家,給觀眾帶來了經典贛劇和采茶戲曲目。
觀眾變成藝博會“主角”
10月1日,數千名市民來到“中文傳媒·好書薈”展區,以優惠的
報價挑選各類精品圖書。有“故事大王”之稱的
南昌作家吳邦國,攜最新力作——由
江西人民出書社出書的孩童幻想小說《海昏之謎①海昏國歷險記》舉行圖書共享會,和小朋友們互動并簽名售書,一度引爆全場。據統計,藝博會時期,全部書展銷售總碼洋約為25萬元。
來自美國的Colour box國際藝術展區變成藝博會觀眾的涂鴉圣地。展區內的
墻面變身為一張張畫布,觀展市民可任意在墻上涂鴉。市民李先生一邊領著孩子在墻上繪畫,一邊說道:“看到自個的涂鴉和墻上的藝術品交相輝映,有一種成就感和參與感,覺得藝術不再遙不行及,深深領會到了藝術給人帶來的精神上的感悟和趣味!”
來源于 新美
廣告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