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墻體廣告 2016年第3季度,對于傳統工業強市樂清來說,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發展階段,喜訊接踵而至,這個城市一次次展示著它勇立潮頭的挺拔身姿。
7月底,省工業轉升辦、省經信委、省統計局發布《
浙江省2015年度工業強縣(市、區)綜合評價報告》,樂清繼續保持領跑狀態,在全省90個縣市區中排名第5位,并位列一檔第4位;一個多月后,國家工信部直屬研究機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2016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發展報告》,樂清入圍并名列第28位,較此前躍升35名,成為
溫州市排名最靠前的縣(市)。
工業,點燃了城市發展的主引擎,在浩浩蕩蕩的城市化進程中,工業之強成就了一個美麗、美好的樂清。當新常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不期而至,一向走在前列的樂清人通過搭建發展平臺、創新驅動、推進產業培育、強化要素服務等戰略舉措,推動著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的加速轉換。
樂清,正以“
溫州轉型發展的頂梁柱、趕超發展的排頭兵”的姿態,成為浙南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演繹著工業創強的精彩樂章。
產城融合,濱海新區承載樂清未來夢
結構調整之強音——供給側改革釋放紅利
工業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新常態的內在規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優
化工業供給側結構成為當務之急。在結構調整中,如何處理新舊產業之間的關系?如何靈活運用疏與堵兩種工作方式?樂清作出了科學的回答,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結構調整一級指標得分連續兩年居全省首位。
只有關掉落后產能的后門,才能找到棄舊圖新的新路徑,樂清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實施集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為此,按照省、市節能減排工作總體部署和要求,樂清先后出臺了《樂清市“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規劃》《樂清市粘土磚瓦企業整頓方案》《大荊鑄造業整治提升方案》《樂清市電鍍行業污染整治“零點行動”工作方案》《樂清市造紙
化工行業整治提升方案》等,并制定了相應的措施政策,鼓勵企業淘汰落后產能。過去五年,樂清先后淘汰造紙企業14家、
化工企業6家、磚瓦窯企業33家、電鍍企業73家。
在對落后產能堅決說不、實施鐵腕整治的過程中,樂清展現出極大的工作柔性,為舊產業實施技能改造贏得了時間和空間。樂清積極組織申報篩選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庫,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實施節能改造,今年共有12個重點節能技術改造項目被列入項目庫,成為重點支持對象。
樂清,以電氣產業聞名于世,享有 “中國電器之都”的美譽。2014年,樂清電氣產業擁有117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電氣產業經濟總量占據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半壁江山,產值達到1030億元,率先成為溫臺地區首個超千億的產業集群。發揮大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產業鏈向縱深層次發展,做強做大電氣產業,成為樂清建設工業強市的題中之義。
2015年9月,憑借強大的市場影響力和規模效應,樂清電氣產業典型代表華儀電器集團成功入選第二批省“三名”培育試點企業,在樂清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的指導下,完成培育試點責任書和實施方案的編寫。適時出臺《樂清市人民政府關于鼓勵企業聯合重組的若干意見》,樂清企業聯合重組做大做強步伐加快,今年電光防爆收購了3家企業,躍華控股與沃城集團順利完成聯合重組,走上了跨越發展之路。
做大做強傳統優勢產業的同時,樂清絲毫不放松對信息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六大新興產業的培育力度,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樂清生命健康產業園和醫島小鎮被分別作為生命健康產業的研發孵化起步區和產業化發展區,承載著樂清發展健康產業的美好愿景,現產業園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已有9個企業入駐,醫島小鎮進入實質性的規劃開發階段;為加快高端裝備(工業機器人)培育,樂清與西南自動化研究所、
溫州大學等國內外知名研究院所和高校合作,積極實施信息化戰略,發展信息經濟。
在樂清市“一六五”產業發展計劃的指導下,樂清形成了健康科學的產業格局,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度樂清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和裝備制造業分別占規上工業增加值的39.27%、55.62%和77.71%,分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的13.77%、18.12%和40.71%。
樂清總部經濟園(創富港灣小鎮)
創新驅動之強音——聚合跨越發展新動力
剛剛結束的G20
杭州峰會上,中國為舉步維艱的全球經濟開出藥方,向世界傳遞一個訊息:“創新”已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打開經濟增長之鎖的鑰匙,一個創新時代已然到來。在樂清,創新發展理念早已成為引領工業轉型升級的“法寶”,創新現象無處不在。多年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主體,都自覺主動踐行“兩化融合”,這個工業強市迸發著勇往直前的創新激情。
2014年,樂清被確定為省兩化深度融合國家綜合性示范區,也是
溫州市唯一入選的地區。同年,當地兩化融合指數同比增長29.66%,從2013年的全省三類地區,躍居到一類地區第13位,在全省20個工業強市縣(市、區)中,從第16位上升到第7位,位列
溫州市各縣(市、區)第一。
一批龍頭企業已成為“兩化融合”實踐的佼佼者。正泰儀器儀表成為
溫州唯一通過國家首批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認定的企業;合興等5家企業列入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萬控集團等3家企業列入2015年省兩化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專項計劃……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樂清“兩化融合”氛圍更加濃郁,并逐漸成為樂清工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無論體量大小、起步早晚,不同的企業在樂清都能找到創新發展的路徑,各具特色的創新平臺成為企業成長的“綠色家園”。其中,最讓樂清人引以為豪的,是樂清科技孵化創業中心。早在2012年,樂清科技孵化創業中心就成為了“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也是迄今為止我省起步最早、規模最大、孵化成功率最高的孵化器之一。
浙江格蘭堡激光科技有限
公司總經理干賢德是個“80后”,創業初期,盡管手握領先行業的項目,但迫于資金壓力,企業發展困難重重。落戶樂清科技孵化創業中心后,這家企業不僅享受到租金方面的優惠政策,還獲得了寶貴的種子資金,銷售額成倍增長。“入駐第一年,我們就享受到20萬元的種子資金,在起步的關鍵時刻,這實在太給力了。”干賢德感慨萬分。
租金優惠、資金扶持、科研支撐,科技孵化創業中心無疑是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的溫床,讓像干賢德一樣的創業者得到快速成長。截至去年底,在孵企業和畢業企業中,已有20家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或
浙江省科技型企業稱號,共有60多個項目被列入國家、省、
溫州市科技計劃。畢業企業中有20多家年產值達千萬元以上,2家年產值達億元以上。
如果說科技孵化創業中心解決了企業的起步之困,那么,樂清市工業設計基地則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電氣產業企業在研發、設計、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從2014年籌建至今,該基地已集聚以
杭州漢度、
上海威曼等為代表的工業設計類企業、研究院31家,從事工業設計相關專業人員120多人,與德力西、天正、中凱等436家制造企業和行業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為此類企業提供“互聯網+工業設計”服務。
這只是樂清眾多公共創新平臺中的一個縮影,如今,智能電氣小鎮、創富港灣小鎮、鐵皮石斛小鎮……一個個更大的公共創新平臺,正在積極謀劃和建設中,成為樂清創業創新熱潮中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為推動樂清產業轉型升級、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增加了籌碼。
企業成長“綠色家園”——樂清科技孵化創業中心政府服務之強音——護航工業持續騰飛
工業創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工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離不開有形之手與無形之手的協同配合,離不開對時代發展節奏的準確把握。樂清工業相關部門緊密結合新常態新局面,從全局規劃到具體政策運作,不斷將服務引向細化、深化,以“店小二”的姿態悉心呵護工業發展。
當前,不少地方面臨著工業用地不足的問題,而根據樂清市未來五年的發展圖景,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個老牌的工業強市為工業發展留存了足夠的成長空間和“戰場”: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綠色生態示范新城、甌江口產業集聚區、柳白新區和樂清灣港區的建設正如火如荼,總面積8萬畝的樂清灣海涂圍墾工程正扎實推進,智能電氣小鎮、智慧小鎮、醫島小鎮等7個特色小鎮和智能科技產業園等9個在建小微園均有明確的時間表……下個五年,在這片土地上,世人將再次目睹樂清工業的騰飛之勢。
為實現資源要素向優勢企業、優勢產業配置,加快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從2015年開始,對工業企業開展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并出臺樂清市《關于開展工業企業畝產效益綜合評價和實行若干差別化政策加快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試行)》。將當地1.7萬家工業企業納入這一畝產效益綜合評價體系,按畝均稅收、畝均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等重要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再根據企業評價得分情況,按照行業歸屬分為A+類、A類、B類、C類;通過對企業的劃檔歸類,在用水、用電、用地、用能和城鎮土地使用稅與房產稅以及排污權有償使用等方面實施差別化政策,建立起“正向激勵,反向倒逼”機制,進一步優化資源要素配置,促進扶優扶強和企業轉型升級。
在“機器換人”方面,三年來,樂清成績斐然:技術改造項目共立項362個,全市共有企業技術中心104家,其中國家級3家,省級11家,電氣行業第一批納入省“機器換人”行業試點。這些都與樂清市政府強化宣傳、資金引導等服務密不可分。
每年,樂清都會安排高額的產業引導資金、科技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基金、采購設備補助以及其他專項財政補助,以滿足“機器換人”的硬需求。除此之外,樂清還通過成立相關服務平臺,承辦高端專業會議,致力于樂清特色的“機器換人”文化軟實力的塑造。
去年,樂清先后舉辦了工業自動化展覽活動、“機器換人高峰論壇”以及全省(樂清)電氣行業機器換人專題交流會;成立了
溫州市“機器換人”工程服務平臺,今年又與
杭州市先臨
公司共同成立了樂清市3D打印技術服務公共平臺;另外,凱爾達“機器人”展示廳落戶樂清……樂清的工業創強實踐,在不同的篇章里回蕩著時代的節奏,傳遞出樂清工業向上向強的精神風貌,堅韌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