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墻體廣告 兩年前,海亮集團掌門人馮海良高調宣告,2020年前將投入350~450億元進軍
現代生態農業,并于當年末在
杭州鳳起路開出了
杭州第一家生鮮專賣店——“明康匯”專賣店。
但是,本年三四月份,
杭州市民卻發現,包含鳳起路專賣店在內,“明康匯”在
杭州的專賣店紛紛關門,長三角其他地方的一些專賣店也幾乎在同一時刻關門,一時引發了不少人“海亮農業是不是搞不下去了”的疑問。不過以后“明康匯”連續開出了社區便利店,前不久又在勾莊建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配送基地總倉,這幾天已開端試營業。近日,馮海良接受了錢江晚報記者的專訪,表明海亮搞農業不是心血來潮,絕不會半途而廢,但運營策略有所調整。
主打生鮮便利店
馮海良介紹說,本年初之所以連續封閉專賣店,是由于通過一段時刻的運營,發現這一模式作用并不好。“很多消費者都是下班時順路去買菜,講究的是便利。假如要特別趕到專賣店買,買的人必定少了。假如在社區開生鮮便利店,離小區門口也就50米到100米的距離,下班時趁便買好菜,那就便利多了。”
與生鮮專賣店比較,生鮮便利店房錢的利用率更高。一家生鮮專賣店,面積動輒1000平方米擺布,如本來鳳起路上的“明康匯”專賣店,面積1300多平方米,而通常生鮮便利店面積只需100平方米到200平方米。打個比方,假如一家坐落商業基地的生鮮專賣店一年的房錢為1000萬元,社區便利店一年的房錢20萬元,開一家生鮮專賣店的資金能夠開50家生鮮便利店。
如今“明康匯”在
杭州、
紹興、諸暨、
上海共有31家生鮮便利店,其間
杭州21家,營業時刻通常從上午7點到黑夜9點。對很多上班族來說,下班時就不必憂慮農貿市場現已關門了。
“咱們如今的重點是放在
杭州,到明年末一共開出100家生鮮便利店。等
杭州運營成熟后再逐漸向
寧波、
上海等長三角其他城市開展。”馮海良說。為此,“明康匯”把本來設在
上海金山的配送基地總倉搬到了
杭州勾莊,近來幾天已開端試運營。這么送貨半徑最少縮短了100公里,本來配送到
杭州各門店需求兩三個小時,如今半小時到1小時能夠搞定,能夠讓生鮮蔬菜更加新鮮。別的,海亮集團和明康匯的總部也搬到
杭州濱江,入駐本年新建成投入使用的海亮大廈。
蔬菜保鮮是大難題
“明康匯”測驗一日兩送
“明康匯”如今共有22個種、飼養生態農場基地,包含一個坐落澳大利亞的肉牛飼養基地。其間栽培土地約5.5萬畝,面積較大的基地有
云南和
浙江仙居等基地,可提供一年四季的新鮮蔬菜;生態飼養基地近1萬畝,供給澳洲牛肉以及
安徽土豬、土雞和土鴨等。別的還有三塊共110萬畝的優異淡水資本,基本上是當地的飲用水水源地,可供給河蝦、湖蟹、魚、甲魚等各類水產。
由于牢靠的質量和嚴厲的監測把關,“明康匯”成為了本年G20
杭州峰會的供給商,峰會時期有一半擺布的蔬菜來自“明康匯”的
云南基地。
不過,由于
杭州與很多基地路途遙遠,從
云南基地到
杭州路上就要超越40小時。盡管全程實施冷鏈運輸,但怎么讓
杭州市民既吃得新鮮,又能保持親民價,還有不少細節需求完善。
“蔬菜擺到生鮮便利店后,時刻長了必定會蔫。所以如今咱們在測驗一日兩送,清晨、下午各送一次,保證蔬菜的新鮮度。每家便利店依據自己的銷量,每次控制好進貨量。豬肉也在一些門店增加了現切,魚的配送方法也在改動。門店運營全部環繞‘新鮮’這個關鍵字。”“明康匯”有關負責人表明。
便利店還在測驗生鮮限時定量特價活動,如前段時刻推出的“每日最新鮮”活動,蔬菜每斤只需0.99元,天天11點之前定量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