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墻體廣告 自從有了“農安嘉善”才智監管APP,城鎮監管員高春喜只需拿著一部
手機,就能在巡查、抽檢現場,把農商品信息上載到“
浙江省農商品質量安全追溯渠道”,還能夠隨時檢查前史巡查信息和監管員作業記錄。
作為全國僅有的農商品質量安全演示省,
浙江農商品質量安全追溯作業已經走在全國前列。現在,
浙江正在創造一張農商品質量安全追溯網,監管農業出產全進程,并對監管數據進行分析和綜合使用,為農商品質量安全監管效勞。
探究農商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監管新模式
2014年,
浙江省政府決議全部發動農商品質量安全追溯系統建造,經過兩年多的盡力,“
浙江省農商品質量安全追溯渠道”已在全省推廣應用。現在,
浙江已有41個縣整建制完結追溯系統建造,2萬多家規劃主體歸入主體信息庫辦理,6100多家規劃主體完成主體追溯或進程追溯,130余萬條檢查信息上載渠道,消費者可經過登入渠道進行實時查詢。
“掃一掃二維碼,就能查到農藥的詳細信息,包含
藥品名稱、藥性、出產企業等。”嘉善一家農資店的老板通知記者,經過農資商品數據入庫,為農商品出產安全用藥供給了保證:“經過掃描
手機二維碼,消費者還能夠看到農商品的產地和用肥、用藥狀況,讓消費者對質量安全定心。”
據了解,全省各地在省級追溯渠道的基礎上,聯系本地實踐探究出許多農商品質量安全信息化監管新模式。
例如,嘉善縣在省農商品質量安全追溯渠道PC端基礎上,推出了“
移動端”,形成“信息可同享、源頭可追溯、數據可定位、危險可防備”的
現代農商品質量安全監管渠道;
杭州市在全省最早探究推廣全程追溯系統,在余杭區健全和完善農商品準出辦理機制,完成農商品質量安全監測全掩蓋;麗水遂昌縣則把綠色惠農卡與省農業行政法律總隊的在線監管連接起來,能夠查到農戶的用肥用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