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墻體廣告 深秋時節,走進山丹縣陳戶鎮,收貨后的郊野里,一塊塊平坦的土地蘊藏著來年的期望,一排排簇擁著的香菇在菇棚中惹人眼饞,一幢幢農家房子整齊劃一,一條條通村水泥路潔凈整齊……,一幅農人殷實、家鄉美麗、調和安靜的動人畫卷緩緩打開。
現代農業展示新姿勢
“我家6畝地,一年流通費是2000多元,在流通地上打工,一年下來能賺1萬多元,比自個種地強多了,這都是土地流通帶來的優點啊!”提到土地流通寺溝村鄉民劉平玉難掩心頭的歡欣。
據了解,本年該鎮流通土地6.8萬畝,栽培瓜菜1.6萬畝,食葵及薯類4.6萬畝,豆類、油料、中藥材、飼草0.6萬畝,完結節約用水農業4.8萬 畝,標準化面積到達6萬畝。建成了以山灣、范營為主的馬鈴薯、菜心、蘿卜、豌豆等制種栽培基地,以張莊、岸頭、王城為主的食葵及中藥材栽培基地,以東門、 西門、三十里堡為主的食葵及砂旱地西瓜栽培基地,以盤山、孫營為主的優異雜果生產基地。積極支持農產品加工
公司、家庭農牧場、專業協作組織以“互聯網+農 業”形式,使用“淘寶網”等渠道展開電商事務。
新
農村建造邁出新腳步
走進陳戶鎮范營村,賦有文明氣味的休閑文娛廣場、寬闊平坦的水泥路面、美麗特別的農家院子,眼前的現象不由讓人為之贊賞。“活了大半輩子,曾經 都是為了生計而勞累,如今老了能在這么好的當地安度晚年,真的謝謝黨的好方針。”和記者談起如今的日子,范營村80多歲的劉大爺萬分慨嘆。
該村是全縣13個精準扶貧村之一,緊抓開展關鍵,改造門面166戶,美化社內主街道1.9公里,栽培云杉840株、垂柳40株。新安裝太陽能路 燈16盞,建筑公廁2處。出資1200萬元的范營村農業生態示范園已完結。出資160萬元,建筑日光溫室大棚20座,鋪設低壓暗管1.2公里、蓄水池2 個。整合縣教體局校舍改擴建項目,出資300萬元改擴建范營小學。方案出資1008.34萬元,整合高標準基本農田建造項目,收拾土地1390畝,配套更 新機井1眼、襯砌U型渠18公里、建筑機耕路14公里。
精準施策探尋致富新路程
“修大棚一共花了10萬元,政府補貼了2萬元,精準扶貧借款5萬元,向親屬老友借了3萬元,我的菇棚就修起來了,真是要謝謝國家的好方針啊,讓我們農人有了新的掙錢路子,比外出打工好多了。”精準扶貧戶劉佰成說道。
該鎮堅持把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嚴格依照精準扶貧“853”掛圖作戰有關要求,整合項目資金全力加大脫貧攻堅力度,立異 投融資體系機制,破解
大眾融資難題。擬定了《陳戶鎮精準扶貧專項借款實施方案》,累計發放扶貧借款2396萬元。積極探索合作資金融資形式,擬定了《村級 扶貧合作協作社資金增信方案實施方案》,以財務扶貧資金300萬元和
大眾入社資金作為擔保基金,擴展金融機構的借款發放額度,加大對工業大戶的扶持力度, 提高工業開展規劃,實在表現金融扶貧輻射股動效果,協助貧窮
大眾加速脫貧致富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