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當陽
墻體廣告 人逢喜事精神爽。9日,當陽市草根劇團——調和歌舞劇團團長劉承勇拎著小提琴,樂滋滋地安排排練,爭受騙陽春晚。兩天前,他剛被評為
宜昌民間文藝能人第一名。 在當陽這片文明沃土上,還有很多“劉承勇”。前不久,當陽獲評全省第一批公共文明服務體系示范區,在9個入選縣市區中名列第四。 聽一曲漳河大鼓,逛一場關陵廟會,“文明當陽”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政府搭臺“泥腿子作家”寫大戲 “舀一瓢長江水,點亮了月亮;摘一筐秭歸橙,映紅了太陽……”這首創造于2008年的歌詞,淯溪鎮聯合村陳紅耀至今仍出口成誦。 因為,這首詞改變了他的命運。 陳紅耀描述自個10年前的日子是:販過鋼筋販過煤,收過襤褸賣過菜,修過三峽大壩,蓋過奧運場館。 因家貧,他高中沒結業就回家務農。但喜歡讀書、寫作,枕邊堆滿了書,曾被老婆罵“不務正業”。 2008年,他為
宜昌歌詞大獎賽寫了首《家住
宜昌》?!按蛴≈骰?5元,要賣100多斤白菜才干掙回來!” 沒想到,《家住
宜昌》在3000多首應征著作中鋒芒畢露,摘獲銅獎。淯溪鎮文明站破格將他招進。 從此,陳紅耀從一個農人變為專職作家。他改編的戲曲《呼聲》獲2014年
宜昌藝術節群星獎金獎,創造的《單家家接外孫》已表演數千場。 是如何的環境,成果了陳紅耀?淯溪鎮歷時7年,爭奪各方投入1100多萬元,建造歸納文明服務基地,在全省
鄉鎮中具有規劃最大的民俗博物館、首家美術館。 三年來,當陽共投入4.8億元,全市各鎮都建有歸納文明站、影片放映隊和民間文藝社團。全部村(社區)都完成了歸納文明服務基地、文明活動廣場、
大眾文明藝術團隊、品牌文明活動的全掩蓋。主城區形成15分鐘文明圈,
鄉村根本完成20分鐘文明圈。 凝心聚力 草根劇團獲大獎 走進調和歌舞劇團,近百平方米的排練場內,架子鼓、電子琴一應俱全。一塊獎牌吸引了記者——2016年全國電視歌舞大獎賽銀獎,獲獎著作是《地道戰》。 一個草根劇團,憑什么獲全國大獎? “那是一個綿長、痛苦的進程。”劉承勇說,他2009年開端創造、排練歌舞劇《地道戰》。沒場所,就頂著太陽,在坑洼不平的石子路上操練;沒經費,他自費1萬多元買服裝、道具;排練吵到別的居民,還要賠笑道歉;62歲的團員廖啟武屢次做手術,也衰敗下排練。 2011年,《地道戰》總算登受騙陽的舞臺,這以后經屢次修正。本年5月,劇團接到去北京表演的約請。 看似熬出了頭,劉承勇卻犯了愁——20多人在京吃住5天,哪來那么多錢? 劉承勇開酒店,收入有限。處處借錢,卻還有缺口,他想到放棄。但團員們不同意,一同湊錢成行。 節目一炮而紅。為扶持該劇團展開,市政府特批一層樓作為其活動場所。 靠基地戶凝聚人氣,抱團展開。當陽設村級文明管理員173人,掩蓋全部村(社區),擔任服務文藝團體、展開文明活動。在全省首先對文明管理員每人每年補貼3000元,納入市級財政預算,建檔立卡、標準訓練、嚴格考核。 在基地戶股動下,當陽
鄉村文明志愿者展開到6000多人,文明能人近500人,注冊的農人文藝表演隊70多支。 以文明人 老兩口吵出文明味 9月底,玉泉街道辦事處娘娘廟社區的田梅菊,天天忙著參與迎重陽節表演的排練?;氐郊?,免不了跟老伴陳友杰拌上幾句。 本來,老兩口都58歲了,照顧著兩個孫子。陳友杰一門心思在
工地掙錢。田梅菊不一樣,愛跳廣場舞、舞劍,天天遲早堅持訓練。陳友杰多少怪她沒把精力放在家里。 當陽戲曲盛行。潛移默化,陳友杰吵著吵著,編出一段順口溜:“搖搖晃晃跳起來,全部煩惱丟丟開。兩個孫子扔給我,爭爭持喧嚷起來。該我在屋里頂災!” 嘴上小吵,陳友杰心里竊喜。田梅菊精神好,看上去像40多歲。她本來患有糖尿病,訓練6年多,如今不只血糖正常,身心也越發酣暢。陳友杰說:“這讓我少操了很疑心。” 上一年,田梅菊參與晚年協會太極拳競賽,獲全鎮第二。本年參與全鎮舞劍競賽又拿了銀獎。看著老伴跳廣場舞,陳友杰說:“跳得不錯,蠻像那么回事?!?nbsp; 當陽老百姓已不滿足于臺下看熱鬧,更想上臺露兩手。本年當陽春晚搜集10個
大眾節目,成果有50多個民間藝術團爭相報名。 文明活動百家爭鳴。長坂坡歌會已舉行29屆,參賽歌手達5800多人次,觀眾達百萬人次。關陵廟會、元旦萬人長距離跑、“沮漳風情”
鄉村文藝會演等都已舉行多屆。 文明商品春色滿園。淯溪鎮文明服務基地創造的《一籃金水柑》,獲省“楚天群星獎”金獎。草埠湖鎮“戲法世家”王爽父子的表演輻射到
洛陽等地,年收入過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