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墻體廣告 眼看已進入寒冬,包含王女士在內的9名三原縣
汽車站退休職工卻在為過冬而憂愁,他們不光沒錢取暖,乃至吃飯都可能成為疑問。由于,到如今他們現已至少4個月沒領到退休金了。
有退休職工近兩年未領到養老金
2日正午,在三原縣王女士家,她啃著嚴寒的饅頭說,由于長期沒領過退休金,他家人日子不得不全部從簡,而眼下過冬的煤她還沒買,都不知道這個寒冷的冬季該怎樣過。
王女士說,她2007年從三原縣
汽車站退休,曾經盡管領到的退休金不多,但至少夠一家人開支。可是,從2015年3月開端,她就再也沒有領到過退休金。而和王女士同一個單位的其他8名退休職工里,最少的也有4個多月沒有領退休金了。
“為退休金的事,咱們把腿都快跑斷了,但單位說沒錢,咱們去養老保險經辦基地問,他們僅僅讓咱們等。”王女士說,他們多方打聽后得知,本來自個領不到退休金的因素竟然是,
汽車站沒有給單位的在職職工繳養老保險,為此養老保險經辦基地才不給他們發退休金。
“這不是瞎說呢么?咱們是退休職工,在職的時分現已交納了養老保險的錢,為啥不給咱們發退休金?”王女士的同事楊先生以為,單位給不給在職職工交納養老保險和他們該不該領養老金底子即是兩回事。“咱們退休了領的錢即是養老保險應當發的錢。再說退休了就和單位沒有關系了,為啥還要由于單位沒給在職職工買養老金而卡咱們的養老金?”楊先生說,為此,11月1日還有有些在職職工由于沒有給自個交納養老保險而關了車站大門。
單位收入無法承當職工養老保險
2日下午,記者來到三原縣
汽車站,一名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11月1日上午10時許至下午4時許,的確有職工關了車站大門。“單位不光沒給咱們繳養老保險,就連薪酬都只給咱們發不到一半。”該工作人員稱。
隨后,該站工作室主任李斌表明,11月1日的確有職工關了車站大門,致使班車無發進站,但其時班車都在站外上下車,并未給乘客形成啥影響。李斌說,9名退休職工長期沒領到養老金一事他也知情。“單位的確沒有給在職職工交納養老保險,因素即是繳不起。”李斌坦言,他們車站屬于自收自支性事業單位,從2015年頭開端變革為
公司化辦理。隨后,他們本想給養老保險經辦基地交錢,可是對方說變革的詳細實施細則還沒出來,沒讓交。方針出臺后,讓他們單位和職工自己別離承當薪酬20%和8%的費用,可是這么算下來,全站124名在編職工每個月需求交納的錢就在19萬元擺布,而他們每個月的應收卻只有13萬元。這些錢只夠給50多名在崗職工發放約45%的薪酬。底子無力給職工交納滿足的養老保險。
“咱們實在是力不從心。”李斌說,就此狀況,他們也屢次向上級單位報告,可是好像沒起到啥效果。
三原縣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辦:
正想方法處理疑問
據了解,根據國務院2015年1月下發的《關于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變革的決議》規則,變革后,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獨自建賬,與
公司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別離辦理運用。基金實施嚴厲的核算辦理,歸入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專戶,實施出入兩條線辦理,專款專用。
那么,為啥三原縣
汽車站的9名退休職工領不到養老金呢?對此,三原縣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統籌工作室主任吳紀安表明,這是由于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如今才剛發動,有些方針和程序還不到位所造成的。“像
汽車站這種自收自支性事業單位養老金的發放是和財務不要緊的。”吳紀安說,除了縣
汽車站以外,縣
醫院、電影院、自來水
公司在事業單位
公司化辦理變革后都遇到了這么的疑問,如今全縣有300余名退休職工沒領到退休金,都是由于他們地點的單位在變革后沒給在職職工交納養老保險。而單位給在職職工沒交納養老保險也并非是給退休職工不發養老金的底子因素,而是由于變革后的賬戶上并沒有資金積累,底子就沒錢可發。所以,只有這些單位先給在職職工交納了養老保險,才有錢給退休職工發養老金。
關于這個疑問的處理,吳紀安表明,他們正在想方法。一是請求讓勞作法律部門向有能力承當這有些養老保險的單位履行交納這有些錢,二是讓轉到
公司的職工、違法判刑的人員補繳費用,一起,他們向縣上報告看能否爭奪些資金。關于這300多人的養老金何時能發放到位,吳紀安說,“統籌辦是經辦組織,如今真不好說。”
“這不是讓咱們餓著肚子等嗎?”關于吳紀安的說法,王女士等人顯然并不滿足。
來源于 新美
廣告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