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書香
重慶:老廠變身圖書館 城市讀書人的“少數花園”
讓城市彌漫書香,讓閱讀成為更多人的習慣。成立于上世紀50年代的
重慶印制五廠,曾為幾代人帶來精神食糧。2011年,印制五廠破產,經過重新定位、設計和歷時兩年的改建、運營,昔日老廠區搖身一變成
重慶有名的綜合性創意產業園區。兼具圖書館和咖啡館兩項功能于一體的“閱讀式”咖啡館——少數花園便隱匿其中。
記者看到,空高6米、近300平方米的“少數花園”原是工廠的小禮堂,縱橫交錯的支架設置使這里完整地保留了LOFT(指那些由舊工廠或舊倉庫改造而成的,少有內墻隔斷的高挑開敞空間)風格,一走進它便能感受到歲月留下的歷史厚重感。館內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上千冊圖書。作為
重慶市南岸區圖書館分館之一,少數花園是市民在都市里一處鬧中取靜的閱讀場所。
館內陳列顯得文藝而溫馨。 周奇 攝
“2012年印制五廠改造時,南岸區圖書館正考慮用創新模式更好地為讀者服務,豐富和提升市民的閱讀品質。”南岸區圖書館館長張曉耿告訴記者,他們想到了利用一些社會單位開放時間較長的優勢,為規模較大的咖啡館免費配置圖書供借閱,同時將圖書館的基本服務植入其中,讓咖啡館變身公共文化服務點,以此滿足市民就近休閑、閱讀、交流、分享的需求。少數花園分館便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
張曉耿介紹,南岸區圖書館在該分館常年配置圖書1000冊以上,并定期進行更換。各種類型圖書均有配置,但根據分館特色以文學作品居多,在分館舉辦文化活動的嘉賓作品也會放在少數花園供讀者閱讀、借還。該分館同時實現了與區圖書館總館圖書“通借通還”,可向讀者提供借書證辦理、圖書借還等服務。
館內書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類圖書。 周奇 攝
“‘圖書館+咖啡館’的模式很受市民喜愛。少數花園寓意少數人的理想國。我們希望能在這座由植物和書籍構成的花園里,為
大眾提供一個交流、閱讀、休閑的場所,讓閱讀回歸成真正有質量、有意義的生活組成部分。”店長陳女士在談及開設少數花園的初衷時說道。
記者了解到,少數花園分館會不定期組織策劃各類閱讀推廣活動,包括國內外著名作家、詩人、漫畫家等一起參與的美文品鑒、詩歌朗誦、書友會等主題沙龍聚會,交換舊書活動等。如魯迅文學獎獲得者李元勝詩歌朗誦會、余笑忠詩歌朗誦專場、《開埠》作者王雨見面會等,吸引了全市眾多文學藝術愛好者專程來此一晤,這里也因此成為全市全民閱讀活動的孵化基地。
“我很喜歡來這種‘閱讀式’咖啡館,它讓我們在品味咖啡、享受休閑的同時,能以較低的時間成本、舒適便捷的方式,體驗到閱讀的樂趣。因為即便來不及將一本好書讀完也不會遺憾,直接辦一張借書證就能把書帶回家。”作為少數花園的常客,市民劉女士對圖書館與咖啡館的融合模式很贊賞。
被植物包圍的少數花園露天小茶座。 周奇 攝
張曉耿表示,近年來,“圖書館+”模式蓬勃興起,圖書館與企事業單位、咖啡館、書店等融合共通的新嘗試不斷進行。這是該館創新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和全民閱讀活動模式,營造良好城市文化氛圍的一次積極探索,希望通過各方的努力,探索社會力量,共同推進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
重慶,共享書香生活。11月起,在
重慶全民閱讀活動辦公室支持下,中新
重慶新聞網、書香
重慶網聯合開展“有意思的圖書館”系列專題報道,探訪這座城市中多家有特色、有意思的圖書館,改變普通市民對于圖書館的刻板印象,拉近圖書館與市民距離,讓閱讀成為更多人的一種美好習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