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墻體廣告 在快遞單寄件人名字一欄填上一個“奇”字,無需出示任何身份證件,包裹便成功寄出。從上一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實名制,經過一年多時刻,真的名存實亡了么?“雙11”降臨,在快遞業最繁忙的時刻節點,中新網(
大眾號:cns2012)記者進行了查詢采訪。
施行一年多:快遞實名制名存實亡?
“你寄一本書不需要身份證,只要國家開一些重大會議時才會查一下。”這是中新網記者在北京豐臺區一家菜鳥驛站咨詢快遞實名制時得到的回復。
這些年,相似菜鳥驛站這么的代收、代寄包裹的效勞越來越遍及,這家副食店店東泄漏,她的店效勞于優速快遞,不需要出示身份證件,便能敏捷完結寄件效勞,這么的狀況在韻達和中通的有些快遞點寄件時同樣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快遞實名制發起者之一的順豐速運,在其官方
大眾號上開通了上門寄件效勞。家住北京
朝陽區的陳峰近來在網上填寫完名字和
手機號,50分鐘后就有快遞員找到他,當面查收了他要寄出的一部iPhone
手機。因為物件較為寶貴,他問詢快遞員是不是需要身份證時,快遞員茫然地反詰他:“啥身份證?”
在查詢采訪中,唯一需要身份證件的是我國郵政。中新網記者從北京豐臺區的一家我國郵政營業點了解到,沒有身份證件的原件是無法處理寄件事務的,該工作人員表明,不一定需要身份證,駕駛證、戶口本等都可以。
“快遞
公司需要尋求功率、尋求利潤。”我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告訴中新網記者,假如每次寄件都要核對身份,無疑增加了快遞員的工作量,影響配送功率。
我國快遞協會原秘書長邵鐘林也對中新網記者表明,實名制和非實名制的派送功率是不一樣的,事務處理流程的時刻也不一樣。
跟著互聯網購物的遍及,“雙11”、“雙12”等網購促銷日的推波助瀾,消費者和商家對快遞職業的需要日漸廣泛,快遞包裹的安全問題擺在了網購一族和
大眾面前。
年8月,圓通快遞
杭州分
公司發作快遞包裹爆炸事件,形成該
公司兩名員工輕傷;2012年2月,
廣州天河區棠下街一名男人被快遞包裹炸傷臉部和手部,經查這兩起快遞爆炸案均是寄件人報復收件人的做法。
因此,快遞實名制、開包檢查等方法成為了保障快遞包裹安全的措施。上一年,國家郵政局下發告訴稱,自2015年11月1日起,除函件和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的快件、經過自助郵局(智能快件箱)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概請求經過對寄件人電話號碼及有關身份信息比對核實后方可收寄。
本年6月1日起施行的《快遞安全生產操作標準(YZ0149-2015)》規則,快遞效勞安排應在收寄時請求寄件人出示有用身份證件,核對證件信息并進行掛號;寄件人回絕供給有用身份證件的,快遞事務員應回絕收寄。
從全國的落地狀況來看,因為快遞實名制缺少強制性的法律法規,各地施行起來也各行其道。中新網記者整理發現,
江蘇泰州從本年9月1日起才正式推行快遞實名制;本年10月底,
廣州白云區施行寄送快遞實名管理后,再向全市推行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