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 她名叫彭潔,是一個80后女孩,來自
江西宜春。她個子瘦小,文文弱弱,戴副眼鏡,略帶羞澀。看了她的外貌,你根本無法與她的職業聯系在一起。
彭潔2009年大學畢業。因為愛情,她跟隨男朋友從千里之外的
江西宜春來到太行之巔的
晉城市陵川縣。2013年的一天,賦閑在家的彭潔無意間看到了一個轉讓快遞網點的
廣告,便跟丈夫商量,想盤下這個網點。她說,當時她對快遞沒有任何概念,“就是想找一份事做。”她的這一想法遭到了丈夫的反對。“你初來這里,人生地不熟,做快遞也是外行。一個女人,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多好。做快遞,又臟又累,風里來雨里去的,一個大男人做都累,何況你呢,拉倒吧!”
創業的夢想一旦發芽,就再沒有什么能阻擋。看到她每天悶悶不樂的樣子,丈夫只好讓步:“那試試看吧,不行,咱就趕快轉手。”
夢想終于實現了,彭潔高高興興地接手那個快遞網點,但現實卻把她打擊得遍體鱗傷——一間10平方米的小屋子破爛不堪,環境不好,貨物量特別少,就沒有什么客戶。彭潔有些失落,但爭強好勝的她絕不允許自己后退。“不能打退堂鼓,不能讓丈夫笑話我。”她忙活起來——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整理資料。晚上回家后上網查詢快遞知識,一點一點熟悉快遞流程。晚上去市區拉貨,白天去送貨。一個人既是經理,又是客服,同時還兼職貨車司機和快遞員。很快,彭潔就熟悉了快遞流程,可以熟練地輸入數據、派單、打電話通知客戶了。
做快遞難,一個女人做快遞更難。2014年的一次經歷讓彭潔差一點放棄做快遞——一個冬夜,她開車去市區拉貨,返回縣城的途中下起了大雪,路特別滑。她小心翼翼地行駛著,不料卻遇到一個大陡坡,怎么也上不去。風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路上幾乎沒有車輛和行人。不巧的是,
手機也沒電了。她孤立無助,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她只能將車停在陡坡下。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車里越來越冷,她感到意識逐漸模糊。恍惚中,她聽到了熟悉的叫聲:“彭潔,彭潔!”苦苦尋找她的丈夫發現了她的車。清醒過來后,她撲到丈夫的懷里大哭起來。回家之后,丈夫無論如何都不允許她再做快遞,她也當即表態不做了。但第二天早上睜開眼,她便重新出發了。
看她這樣拼命,丈夫又生氣又心疼,于是開始主動到網點幫忙。第二年“雙11”期間,快遞高峰涌來。由于人手少、工作壓力大,彭潔和丈夫一直都在超負荷工作,連親戚、朋友都來幫忙,還是忙不過來。彭潔病了,高燒,身體虛弱,在丈夫的堅持下,她被迫臥床休息,但閑不住的她僅僅休息了一天,就又去送快遞了。那天,彭潔要給一位住在五樓的客戶送快遞,由于身體虛弱,加上已經跑了一天,她再也沒有力氣爬樓了。“當時渾身實在一點兒力氣都沒有了,就問客戶能否下來取一下。”她回憶說,客戶稱已休息,穿著睡衣不方便,讓她送上去。上樓途中,她休息了三次,累得渾身是虛汗,上氣不接下氣。當房門打開時,她看到客戶一家人圍著桌子喝酒聊天。客戶拿了快件后就關了門,連一句客氣話都沒有。當時,淚珠在她眼里直打轉。
一分辛勞,一分收獲。快遞網點在彭潔的精心呵護下,業務量一天天多起來,從2013年每天30多件,到如今每天700到800件,所有的一切都凝聚著彭潔的心血和汗水。馬上又到“雙12”了,彭潔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迎接新一輪快遞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