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墻體廣告發布 施行“透明廚房”“視頻廚房”標準化改造,并接入視頻監控渠道,是
長沙市創立國家食物安全城市的要點措施之一。
長沙晚報記者 周輝霞 通 訊 員 諶星宇
豆制品出產進了園區,飯館食堂建了“可視廚房”;農貿商場建起了查看室,白菜豬肉是不是安全先來檢一檢;米粉濕面坐著冷藏車進門店,貯存溫度操控到小數點后幾位,看著就定心……發生在食物出產花費中的這些變化,你感受到了嗎?
去年9月,
長沙市被國務院食安辦列為全國食物安全示范創立試點城市。市食藥監局局長、食安辦主任郭塨在昨天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長沙爭取在2017年末經過國務院食安辦的終期評估查驗,完成創立方針,為
長沙市民添加更多妥妥的幸福感。
加強監管 家門口就能食物查看
寧鄉縣菁華鋪鎮菁華鋪村辦喜宴、壽事,協管員王強在申辦日期的頭一天,就會來到團體聚餐的現場,里里外外仔細查看。哪里有食物安全危險,現場輔導,現場查 漏。在
長沙村莊,哪村哪戶辦喜事,村莊食安輔導員到現場,查看輔導記載和搜集信息,這已是最底層食物安全監管觸角的常態作業。
家門口有食藥監所,還能進行食物查看。那會是啥樣?記者來到
長沙市首個標準化示范所井灣子食藥監所實地看望,發現這兒雖小,卻“五臟俱全”。 300平方米擺布的作業區域里,有七八個作業區間,最顯眼的是查看室,天天要查看百余批次蔬菜肉類等食物的農殘、瘦肉精、吊白塊等項目,一旦發現存在食物 安全危險,能迅速進行排查和處置。
在
長沙銀洲米粉廠里,大米有專門的房間,專業查看室天天要按批次對商品進行生化和理化指標查驗,一輛輛冷鏈車天天兩趟將米粉運到各個出售點。走進芙蓉區的 豆制品會集出產加工基地,濃郁的豆香充滿在車間。曾經渙散在各個農貿商場現場加工制造的小作坊,搬到這兒以后,進行會集出產、會集排污、會集辦理、會集檢 測,出產的豆腐隨時都能承受查看查看。
98.3%
本年1-10月,全市抽檢各類食物124273批次,合格率達98.3%。經調查,
長沙市
大眾對創立作業支持率達99.28%,食物安全綜合滿意度達 64.93%。全市共樹立134個城鎮(大街)食藥監管所、182個農商品質量安全監管站,組成1800名村(社區)協管員部隊。
規范商場 蔬菜送超市要帶“證件”
從本年6月份開端,黃興鎮農戶黃浩送到超市的每一批菜,都有 “身份證”——
長沙市食用農商品產銷對接基地證明,以及當地農業主管部門開具的“介紹信”——當批次食用農商品產地證明。
平緩堂超市的作業人員查驗蔬菜、禽蛋時,都會查驗供貨商出具的銷貨地出售憑據、動植物相應的查驗檢疫合格等證明。
本年以來,
長沙市強化產地準出與商場準入的有機聯接,出臺《農商品產地準出辦理辦法》,發布《關于推動食用農商品產銷對接的布告》,引導批發商場與農業出產基地簽定對接合同和質量安全協議,全市155個基地對接大型超市和海吉星、紅星、高橋等大型批發商場。
本年以來,
長沙市依據市民的花費特色和反映的杰出疑問,先后布置展開了食物安全十大“利劍”整治舉動,要點對豆制品、米粉、乳制品等要點種類和農貿商場、校園及周邊等范疇進行綜合治理。
米粉、豆制品和濕面是本年的要點。
長沙市積極探索豆制品米粉濕面質量安全治本之策,推動會集出產、冷鏈配送、冷藏出售為主要管控手法,已建成了9個豆制品 會集出產加工基地,新建標準廠房5.8萬平方米,財政補貼2400萬元,引導275家豆制品小作坊進入渠道會集規范出產。
53490次
到目前,全市共查看食物行業單位53490家次,沖擊撤銷食物出產加工黑作坊、黑窩點522個,立案查處食物及有關行政違法案子1172起,移交司法機關案子4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