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當陽
墻體廣告 8月2日,正午的太陽火辣辣的,當陽市壩陵辦事處群益村三組,33歲的青年菜農張榮焦急地等著農業技術人員的到來。
前些年,張榮一直在
廣東打工,去年9月他回家鄉投資13萬元種植了10畝鋼架大棚蔬菜,半年時間就獲純利20多萬元。今年3月,他又一口氣投入30多萬元,在該村流轉38畝土地種植香菜、春萵苣、早熟5號大白菜等鋼架大棚蔬菜。
群益村是個蔬菜種植大村,全村每年春秋僅栽種萵苣就達8000多畝。今年入夏以來,連續暴雨導致該村4000多畝蔬菜被毀,張榮的大棚蔬菜也全部被淹,僅堆放在地里的肥料損失就達10多萬元。
災情發生后,壩陵辦事處組織農技人員下到村組指導村民抗災自救。在蔬菜生產上,該處在各村推廣基質容器育苗新技術,組織村民搶種搶栽,將只適宜在春秋兩季種植的萵苣提前到了夏季種植,這項技術可為村民畝平增收1萬元以上。這次,張榮培育了30畝的夏萵苣苗,由于初次培育加上近幾天氣溫太高,他對技術還拿捏不準。
不一會兒,村干部宋林、當陽市農業局蔬菜種植專家楊孔濤、辦事處農技人員秦春林等一行滿頭大汗地趕過來。
宋林對筆者說:“技術人員每天下到我們村,我們正在組織村民分期分批趕種萵苣秧苗,大部分村民已將苗芽移栽到大田了。”
“農技專家從萵苣在冰箱里催芽到基質育苗都全程指導,太感謝他們啦。”張榮擦著臉上的汗水說。
蹲在田邊查看,楊孔濤對張榮說:“長勢蠻好,濕度有點大,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濕度、溫度,早晚注意揭棚透氣,三天后就可以移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