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 12月4日,市民鄧女士花178元網購了一件長款含92.5%“白鴨絨”的羽絨服。羽絨服到手后,鄧女士穿了一下感覺還行。幾天后,鄧女士感覺羽絨服袖口變松了,就拿到自家小區附近的一家裁縫店修改,結果卻被裁縫師傅告知,她網購的這件羽絨服的填充物根本不是羽絨,而是一種叫做“飛絲”的羽毛粉碎物及錦綸等雜質。
鄧女士聽后大感意外,“外表看上去沒差別啊,怎么會一點羽絨都沒有呢?”鄧女士告訴潯陽晚報記者,自己買的時候就想過這個價錢想要買到好羽絨服不太可能,但看到商家圖片上承諾含92.5%白鴨絨她就相信了,可沒想到會是這樣。
裁縫師傅拿出店內其他顧客想改的某品牌羽絨服填充物給鄧女士做了對比。“看了對比,真是明顯不同。人家的羽絨捏起來黏黏的,很蓬松,我這件衣服的填充物一絲一絲的,還有些羽毛梗,顏色也很雜,有黃有灰,看上去就有問題,看來買到假羽絨服了。”鄧女士氣憤地說,得知羽絨服質量有問題,她立馬聯系商家,將羽絨服退了回去。
2 網購羽絨服合格率低
近日,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發布“雙11”網上羽絨制品質量抽查結果,顯示羽絨服合格率70.6%,羽絨被合格率只有45.1%;嚴重不合格率羽絨服為12.7%,羽絨被為43.1%。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在天貓、京東和淘寶3個平臺抽取了銷量綜合排名靠前的樣本204個,其中羽絨服102件,羽絨被102條。數據分析發現,天貓、京東、淘寶羽絨服合格率分別為82.5%、75%和50%;羽絨被合格率天貓、京東分別為72.5%和53.1%,在淘寶連續4次抽查羽絨被的合格率均為零。
一名知情人士告訴潯陽晚報記者,現在一些假羽絨服打著含90%以上羽絨的噱頭,而里面大多是錦綸還有“飛絲”。“‘飛絲’就是由鴨毛、鵝毛甚至雞毛經粉碎而成,按規定是不允許添加進羽絨服里。”據該人士介紹,“在羽絨服中添加‘飛絲’還有錦綸等物質就是為了降低成本,如果全用‘飛絲’填充,成本一般也就五六十元。”
市第一人民
醫院胡姓醫生告訴潯陽晚報記者:“羽絨服內的劣質填充物如果散發出刺鼻氣味,容易刺激味覺和神經系統,出現惡心和嘔吐的癥狀,并能夠引起呼吸道疾病或皮膚過敏現象。特別對哮喘病人和有哮喘病史的患者來說,更容易導致哮喘病發作。”
3 如何挑選羽絨服?
隨后,潯陽晚報記者來到市區某商場,一家羽絨服專賣店的銷售人員提醒,選購羽絨服要“一看二摸三聞四壓”。“看”是查看含絨量,按國家標準,羽絨服的含絨量不應低于50%。“摸”是感覺是否有硬結,硬結多說明羽毛多,羽絨少。“聞”是檢查是否有味,填充材料是否經過高溫消毒,只有經過這道程序,衣物才會無異味。“壓”是看衣物布料如何,將羽絨服揉在一起,迅速脹開的就是質量好的。
潯陽晚報記者提醒消費者,羽絨服的保暖程度與含絨量、充絨量都有關系。一些批發賣場往往不標明含絨量和充絨量,或是在現在較為流行的輕薄羽絨服上夸大含絨量,卻忽略了充絨量。實際上,含絨量再高,充絨量不夠也不保暖。
根據羽絨服裝的標準規定,含絨量低于50%的不能稱為羽絨服,而通常比較好的羽絨服含絨量一般在80%至90%。充絨量根據服裝規格不同而不同,沒有下限規定。據潯陽晚報記者走訪了解,目前市場上比較正規的羽絨服充絨量通常在70至100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