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 12月16日上午,
贛州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科技創新大會暨全市科技獎勵大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全國、全省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表彰2015年度市科技獎獲得者,研究部署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動員全市上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創新型
贛州。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李炳軍出席會議并講話。
市委副書記、市長曾文明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曉春,市政協主席劉建平,市領導張圣澤、劉文華、馬玉福、彭業明、李恭進、唐舒龍、陳慶陽、胡雪梅、李明生、張曉寧等在家的市四套班子領導出席。
李炳軍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2015年市科學技術獎獲獎單位和個人表示熱烈祝賀,向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問候和崇高敬意。他指出,近年來,我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優環境、抓載體、強合作、促轉化等方面持續發力,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平臺建設加快推進,創新創業活力迸發,科技實力得到增強,全市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李炳軍強調,要強化創新理念。科技創新是提升區域競爭力的核心戰略,是打好六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是贛南蘇區振興發展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創新理念,把科技創新擺在全市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力爭到2020年,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較2015年翻一番,創新型
贛州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爭當創新型
江西建設的排頭兵。
李炳軍指出,要突出創新重點。突出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全面落實鼓勵企業創新的各項政策,推動優惠政策向企業傾斜、創新資源向企業配置、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著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發揮創新平臺的骨干作用,發揮駐市、市屬高校及科研機構資源豐富的優勢,建立創新聯盟和協同創新體,大力推動贛南科學院等科研院所改革,加快建設一批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圍繞重點產業推動創新,緊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聚焦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集中資源集中攻堅,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同時要在發展新經濟新動能上解放思想、銳意創新。
李炳軍要求,要完善創新機制。改革科技管理機制,重點是完善統籌協調的科技宏觀決策體系,推動政府科技管理職能向抓規劃、抓監管、抓服務轉變;引入市場機制,促使資源配置和科技創新活動效率最大化。創新科技評價機制,建立以科技創新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分類評價體系,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安心創業創造良好條件。健全成果轉化機制,加快搭建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服務市場,支持科技成果加快轉化,著力解決好“最后一公里”問題。
李炳軍強調,要培育創新人才。千方百計引進人才,下大決心實行更開放、更靈活、更便捷的人才引進和使用政策,鼓勵和支持以項目合作、技術指導、培訓咨詢、技術入股等形式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抓好“贛商回歸、贛人興贛”工程。務實管用培育人才,改進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養機制,加快構建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推進重大人才工程、重大人才計劃和人才培養計劃。放手大膽使用人才,健全人才使用機制、人才合理流動和收入分配激勵機制,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盡心盡力服務人才,為培育人才、引進人才、用好人才提供最優質服務,增強人才歸屬感、認同感。
李炳軍要求,要優化創新生態。強化組織保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通力合作、上下聯動,形成共同推動科技創新的良好局面。加大科技投入,發揮好財政資金的“乘數效應”,足額安排科技創新的財政預算,同時要完善創新投融資體系,帶動各類社會資本投入科技創新領域。保護知識產權,實施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做好專利信息推廣應用服務,推動構建全方位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激勵創新創業,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創新精神,進一步營造和優化創新創業孵化生態系統,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努力讓創新的力量倍增成長。
曾文明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要深化思想認識,堅決貫徹市委決策部署,全面加強科技創新工作,使創新成為全市上下的主旋律和最強音。要突出問題導向,加快補齊投入、制度、人才短板,使更多科技創新項目在
贛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要抓住關鍵環節,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一體化為方向、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要堅持齊抓共管,認真落實科技創新責任,增加科技創新工作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大力培育創新文化,營造科技創新濃厚氛圍。
會議對我市獲得2015年度省、市科學技術獎的單位和個人進行了表彰。會上,章貢區、
贛州高新區、市財政局、
江西理工大學、孚能科技(
贛州)有限
公司、
江西青峰藥業有限
公司負責人作了交流發言。
會前,與會人員還參觀了全市“十二五”科技創新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