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 教育均衡,決定一座城市的幸福溫度與氣度。地處于
贛州市中心城區的章貢區,深知教育的未來決定著
贛州城市發展的底氣與高度,教育均衡更是關系社會和諧、百姓幸福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章貢區堅持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根本,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協調發展、內涵發展、公平發展,以學校標準化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和高品位學校文化建設為抓手,積極探索經濟欠發達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新路,初步形成了“城鄉一體、服務均等、內外兼修、特色發展”的教育發展新局面。
高位推動,合力保障教育優先發展
章貢區現有中小學56所68個校區,在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65462人,在職教職工3532人。該區始終堅持把教育工作作為重要發展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建設創新開放、美麗幸福章貢的總體部署,當作事關建設振興發展先行區、示范區、核心區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工程。
該區把教育項目列入全區六大攻堅戰中,定期召開校建項目調度會、教育改革推進會,制定實施《章貢區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規劃(2011~2020)》,《章貢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明確了義務教育改革發展的目標、步驟、措施和各鎮街、部門的職責分工,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格局。
該區將教育經費全額納入財政預算并單列,做到教育項目優先安排,教育投入優先保障,教育經費優先撥付,確保教育投入“三個增長”。“十二五”期間,該區公共財政教育投入從2011年的3.11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5.31億元,年增長14.31%。五年間,教育總投入達21.43億元,占該區財政總收入的17.28%。持續增長的教育投入,有力促進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城鄉并重,大力推進教育協調發展
“城市發展到哪里,學校就建設到哪里。哪里有薄弱學校,就改造到哪里”。“十二五”以來,該區新改擴建中小學44所,完成新改擴建中小學34所,新增土地438.46畝,新改擴建校舍12.67萬平方米,新增學生席位15195個。
大力推進校建的同時,突出擴容與提質并行。加快各教育裝備的更新換代,“校校通”“班班通”工程實現全覆蓋,中小學新標準實驗室及儀器、計算機、圖書裝備達標率均達100%;裝備水平名列全市第一、全省前列。基本建成教育云平臺數據中心和教育行政管理平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在城區中小學推行“名校集團化”模式,在
農村推行“城鄉共同體”模式,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采取名校育新校、強校扶弱校、城市幫
農村等辦法,組建5大片組、22個城鄉學校共同體,通過師生結對、蹲點指導、教學互訪、捆綁考核等方式,以城促鄉、以強扶弱,有效增強了薄弱學校自我發展的內力與后勁,實現辦學優勢互補,教師均衡配置,生源均衡分布,促進了學校辦學水準普遍提高,優質學校規模化發展。
內外兼修,著力推進教育內涵發展
開展校園文化提升建設。圍繞學校環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活動文化等維度進行重點打造,著力構建了一批時代特征強、地域特點足、校園特色濃的校園文化。每季開展“學校文化建設現場推進會”,著力強化學校校本課程、特色活動和學生社團建設。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書香校園”等系列創評活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百花爭艷”,促進學校內涵發展。“融合教育”“和文化”“詩意校園”等已成為校園里最靚麗的風景。
建立開放、多元、有序的教師資源配置機制和培養機制。開展校長教師交流輪崗、教師頂崗支教和“城鄉小學結對幫扶”活動,強化城鄉教師交流。大力實施教師素養提升工程,建立“骨干教師專項獎勵”機制,全力推進“名師團隊化”模式,構建省特級教師及各級學科骨干為主體的“名師帶徒”鏈,并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注重提高教師待遇,及時足額發放區級遠郊教師津貼,主動實施
農村教師周轉房建設,積極改善
農村教師生活條件。
同時,配套深化課程改革,創強體藝教育。積極開展活力課堂、有效教學研究和實踐,搭建社團建設、陽光體育運動和體藝“2+1”活動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