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墻體廣告 云南昭通具有我國最大的南方優質蘋果消費基地。今年
昭通蘋果種植總面積36.5萬畝,估計年產47萬噸,產值25億元。但是
昭通市昭陽區北閘鎮白坡村卻有800畝蘋果遭遇“小蘋果窘境”,不少蘋果種植戶叫苦不及:“不知怎樣啦,我們今年種的蘋果賣不進來,大降價后還是很難賣,真是急人!”
“賣不進來的只是少局部,主要緣由還是質量差、價錢低,果農不愿出手。”白坡村蘋果種植技術輔導員王元發剖析道,由于投入缺乏,管護不力,招致呈現800余畝低產、低價的小蘋果。
大蘋果 每斤3元供不應求
與白坡村的狀況構成激烈反差的是魯甸縣文屏鎮硯池山村的一個規范化高產蘋果示范園,這里絕大局部蘋果都是“70果”“80果”以至“90果”。
“這個高產蘋果示范園是我們協作社經過高光效種植技術種出來的。”魯甸浩豐蘋果專業協作社理事長王天勇說,近年來,協作社把原來的喬化種植改為矮化密植,地上掩蓋反光膜,同時統一技術規范、統一農資、統一品牌、統一施肥、統一病蟲害防治,保證蘋果質量。目前,協作社已開展1050畝規范化種植蘋果園,所消費的蘋果在今年的泛亞國際農博會上參展并榮獲金獎,目前每斤賣價3元以上,不斷供不應求。
專家支招
用規范化種植來進步質量
專家指出,白坡村等地墮入“小蘋果”開展窘境的果農,需求同時走好整個
昭通市蘋果產業開展中正在付諸施行的三條路。
規范化提質是根底。目前,
昭通每年投入10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蘋果產業,制定并施行了《
昭通蘋果消費技術綜合規程》《低產果園改造技術規范》《精品果園建立消費技術規范》等技術規程。
建溯源體系有必要。
昭通正在著力停止關于
昭通蘋果的質量可追溯體系建立,就是為每棵蘋果樹樹立“身份證”,全程記載每個上市蘋果的原產地、種植戶及栽培、管護、采收與儲運各個環節。目前,已施行蘋果溯源體系建立示范1萬畝。
創知名品牌促增收。目前,
昭通正在力推“
昭通富硒蘋果”與“
昭通冰糖心蘋果”,旨在鼓舞推出更多各具特征的蘋果知名品牌,全面帶動蘋果產業開展。“
昭通蘋果”已取得天文標志證明商標,取得綠色蘋果認證達9個、有機蘋果認證1個、有機轉換產品認證1個。
新美
墻體廣告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