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年約二十的姑娘手執彩旗,頭戴桂冠,身著錦袍,腳踏布馬,靜立在
潮州市聞名的步行牌坊街的石板路上。倏而音樂聲起,姑娘們聞聲而動,或搖旗、或揚鞭,在旋轉、跳躍之間,似乎一群身著戎裝、揚鞭躍馬的古代巾幗英雄,一支充溢風俗氣息的獨特舞蹈就此上演。
廣東墻體廣告 布馬舞始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前史,是
廣東饒平的漢族傳統舞蹈藝術,其表現形式接近于北方的“旱船”“跑驢”“蓮花舞”等舞蹈,被譽為粵東漢族傳統文化藝術的一朵美麗山花。
46歲的劉樹釗于1996年起就加入了布馬舞表演活動,現為
潮州饒平霞西布馬舞隊導演。據劉樹釗介紹,元宵佳節之際,
廣東潮州市舉行文藝巡游踩街活動,布馬舞隊便應邀前來表演。
劉樹釗近來承受記者采訪時表明,布馬舞的特點是融
潮州音樂、民間舞蹈和民間工藝三者為一體,表演時人置于馬中,人馬和一,將馬匹昂首、回身、跑動等動作演繹得繪聲繪色。
劉樹釗稱,近些年來,布馬舞不管在音樂上還是裝修上都在不斷改進。比方本次布馬舞隊出演所戴頭飾,即是近期請師傅專門規劃,較之早年頭飾,不只輕便易戴,外觀也美麗美麗,初次出演便取得很好的效果。
劉樹釗還表明,布馬舞的傳承一貫受到
潮州市政府的關懷。據其介紹,布馬舞2006年便當選第一批
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饒平縣
黃岡鎮霞西村還專門設立了布馬舞的傳承基地。現在,霞西村幼兒園更是將布馬舞編成課間操,足見對布馬舞傳承之重視。
據霞西布馬舞隊中跑在最前面的張潔璇介紹,21歲的她跳布馬舞大約現已五年了,她從前跟隨霞西布馬舞隊去過
廣州、
清遠、
韶關、
東莞等地參與表演。張潔璇表明,在布馬舞隊中,最大的驕傲即是觀眾能喜愛,最大的高興即是和我們一起跳布馬舞。
據了解,霞西布馬舞隊不只在
廣東省各地進行表演,還曾數次應邀前往香港、澳門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