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甘肅嘉峪關墻體廣告發布 “老人家,身體好點沒?今天我們來和您簽協議來了,離我們住新房又近一步了。”
“真是太費事你們了,還親身上門給我們簽協議。”
“不費事,不費事,這是我們應該做的。”
敲開雄關區綠化街區55棟樓居民周祥壽家的門,棚戶區改造工作人員馬秀萍三人被熱情地迎了進來。
棚戶區改造工作正停止得如火如荼,棚戶們正在忙著簽署征收安頓補償協議。可70多歲的周祥壽卻不能到現場。6年前,周祥壽不幸出了車禍,長期癱瘓在床。依據棚戶區改造相關政策,簽署棚戶區改造征收安頓補償協議必需是房屋產權人和共有人同時在場,親身簽署。思索到老人行動不便,馬秀萍和另外兩名協議組工作人員就提早預定,親身上門為老人提供效勞。
給老人念協議的內容,解釋相關政策,征求老人對安頓方式的意見,請老人選擇安頓方式、簽名,然后摁上鮮紅的手印,協議簽成后,馬秀萍和協議組工作人員就又去忙活簽署下一個協議了。
馬秀萍是雄關區友誼社區工作人員,2015年10月份被雄關區抽調到棚改工作綠化片區從事工作,至今曾經兩年多。像這樣上棚戶家、上醫院、上頤養中心為棚戶提供效勞,馬秀萍和同事們曾經視而不見了。談起棚改工作,馬秀萍深有感觸地總結了一句話:挨餓、挨凍、挨罵,賠笑臉,有成就感。
大家都曉得,棚戶區改造工作是個老大難,難在哪?一是沒有“包治百病”的政策;二是短少資金;最難的還是大眾工作不好做。
依照《嘉峪關市2015-2017年城鎮棚戶區改造及配套根底設備建立規劃》,我市將應用3年時間集中改造18個項目10171套棚戶區房屋配套根底設備,改善3萬多居民的寓居條件。每家每戶都有不同的利益訴求,以至家庭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利益請求。我市棚戶區寓居的大多是年齡偏大、家庭條件差的艱難群體。由于棚戶利益訴求的多樣化,對取得利益的高希冀,一些房屋在以往的買賣中存在一切人不肯定,有些以至觸及房屋繼承等涉法涉訴等問題,棚改工作成了人們心中的“老大難”、“硬骨頭”。改造時間緊、任務重、規范高,沒有一支高素質、強有力的隊伍很難打贏這場攻堅仗。
為此,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長任組長的棚戶區改造指導小組,組建了棚戶區改造現場指揮部。現場指揮部從市屬各單位抽調精兵強將組成專項工作組,成立了由社區工作人員和社區老黨員、居民代表組成的攻堅隊,將工作落實到戶、落實到人,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標,千斤重擔大家挑,并召開專題培訓會,對工作人員停止培訓。
棚改,是考驗干群關系和黨員干部作風的試金石。“征”出調和的惠民環境,“拆”出融洽的干群關系,走出一條堅持大眾道路搞拆遷的工作形式,讓大眾“搬得出、住得進、拆得了”,變“憂居”為“宜居”,是市委、市政府的目的,也是工作辦法。一場將政府力氣、政策資源、法律手腕、大眾參與和社會發動有機分離的棚戶區改造攻堅戰打響。
走家串戶,笑臉相迎,耐煩解釋,“5+2”、“白+黑”、沒有節假日,成了他們的工作狀態。馬秀萍說的挨餓、挨凍、挨罵,賠笑臉,并非夸大。有些棚戶晚上有時間,工作人員就大冬天打著手電筒去做工作;有些棚戶在節假日有時間,工作人員就節假日不休息繼續工作。有時到下班時間了,還有棚戶在等著辦業務,工作人員就延遲下班時間。從信訪局抽調到棚改指揮部工作的李亮,從事棚改咨詢接待工作曾經兩年多,今年清明節期間,他仍是一如往常上班,像他這樣犧牲節假日上班曾經是常態化了。
棚改工作觸及棚戶利益問題,由此隨同而來的家庭矛盾、社會問題也呈現出來。“我父親臨終前說了,他的房子給我了,沒我哥哥的份,我為什么還要做房屋繼承公證?”“我大兒子不孝敬,老頭的房子就不該有他的份兒!”“我這房子買時就沒有房產證,你說該怎樣辦吧?”“我的房子要住到送終那一天的,不給我百八十萬的,我是不會搬的。”“不給我處理店鋪問題,我哪也不搬。”……面對一些棚戶過高的請求和不懂法律的言行,工作人員極盡耐煩,不怕跑斷腿,不怕磨破嘴,一次次登門誨人不倦地講政策、講法律,一次次入戶腳踏實地做調查,擔當起了“政策宣傳員、民意征集員、矛盾化解員”的任務。
踐行黨的大眾道路,用暖心效勞翻開棚戶的“心鎖”,讓他們在棚改工作中感遭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暖和,工作人員不斷在用行動作詮釋。惠民街改造中,一位單親父親帶著一個上中學的兒子,在小區自建的彩鋼房子里生活。兩人沒有生活來源,父親因病把原來的房子賣了治療。自建的彩鋼房子屬私拉亂建,不在補償范圍內,父子倆又無力購房。拆遷后,兩人將面臨顛沛流離。工作人員就發起社區居民為父子倆捐款,為他們申請低保、申請廉租房。當父子倆接過廉租房的鑰匙時,打動得不知說什么好。
工作人員的暖心效勞得到了棚戶的認可,翻開了棚戶的“心鎖”;一項項協議的簽署,一幢幢樓房的建立,讓他們覺得到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經過棚戶區改造,我們居民的寓居環境會極大改善,經過做棚戶區改造工作,我們和居民的關系愈加親密了,有些老人生活中遇見什么事,連本人子女的勸說都聽不進去,就來找我們工作人員,聽聽我們的意見倡議,這是置信我們啊。”綠化社區黨委書記姚建華談起棚改工作,直言本人很有驕傲感和取得感。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