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 自去年10月22日后,北京便進入了漫長的干燥期,近86天沒有出現有量雨雪,冬天都沒有了冬天的感覺。北京市氣象臺預計,今天(1月16日)夜間,北京大部分地區(qū)將有小雪。“不過,這次降雪分布不均,雪量有限,地面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積雪。”北京市氣象臺高級工程師張明英說。
今冬首場雪將至 已是本世紀第二晚初雪
昨天開始,受偏東風影響,北京空氣濕度加大。從后半夜至今天上午9時,北京南郊觀象臺的相對濕度一直保持在80%以上。
隨著濕度增大,北京出現了霧和霾天氣,空氣污染嚴重。據北京市環(huán)境保護監(jiān)測中心監(jiān)測,今天01時,除北部部分地區(qū)外,全市PM2.5均達到每立方米500微克以上,目前雖呈下降趨勢,但仍為嚴重污染。北京市已經啟動霾黃色預警和空氣重污染藍色預警。
“夜間,隨著弱輻合系統(tǒng)的發(fā)展,空氣呈上升運動,水汽向高空輸送,有利于北京降雪。”張明英說。不過,由于水汽條件和輻合系統(tǒng)都比較弱,張明英認為今夜降雪的范圍和雪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地面可能不會有明顯積雪。
“如果這次降雪如約而至,有望成為今冬初雪。”張明英表示。近50年來,北京初雪下到1月份的只有4次,最晚的是2010年2月10日。到目前,今冬初雪已經是本世紀第二晚的初雪。
張明英提醒,在今天下雪前,北京能見度和空氣質量較差,出行需注意安全并做好防護措施;明天早高峰仍會有霧和霾影響,降雪的地區(qū)還要注意防范道路濕滑。
水汽和冷空氣不配合 這個冬天有點干
據統(tǒng)計,自從2013年10月22日北京下了場小雨后,便再無明顯雨雪。截至今天,86天沒有出現有量降水,近3個月干燥難破,北京人民盼望一冬的初雪也遲遲不見。
“這跟北京今冬的氣候背景有關。”張明英解釋道,北京降雪需要水汽、冷空氣和低值輻合系統(tǒng)的有效配合。而今冬北京水汽條件特別差,無論是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還是低空偏東風帶來的渤海黃海水汽,幾乎都沒有;同時,冷空氣強度弱,氣溫偏高;加上缺乏有利于降雪的低值輻合系統(tǒng),三者有機配合的時候幾乎沒有出現過,所以難以形成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