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今年,本市的根本民生保證將再有新打破——兩年內每個街鄉都要建養老照料中心,“支出型”貧窮救助將讓由于大病等緣由致貧的人群得到及時救助。這是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北京市民政工作會上得悉的。
今年建80個養老照料中心
今年,本市將加大投入和推進力度,加快開展養老效勞業。市民政局局長李萬鈞表示,全市將把80%以上的福彩公益金用于養老效勞,依照近幾年本市籌集的福彩公益金計算,這項投入至少在10億元以上。這一大筆投入將用于建立首都養老效勞體系和產業開展,其中,推進養老照料中心建立是一項重要內容。“街鄉鎮在整個養老效勞體系中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特別是城六區老年人口密度高、效勞需求大,但效勞設備相對缺乏。”李萬鈞說,北京在養老方面曾經明白了“抓中間、帶兩頭”的開展思緒。
本市將力爭用兩年時間,讓每個街道、鄉鎮都具有一所不少于50張床位的養老照料中心。這樣的照料中心將輻射居家養老,補充機構養老,充沛發揮就近便當、周邊醫療資源充足、本錢低的特性。2014年,這樣的街道、鄉鎮級養老照料中心要建成80個。不管是新建還是改擴建,政府財政都將給予相應補貼。
同時,本市將繼續推進養老產業化開展,正籌備設立的“養老產業開展基金”,將重點開展老年生活照料、生活用品、醫療安康等效勞產業。在海淀區試點的根底上,在全市推行養老(助殘)效勞券變卡,逐漸拓展乘車、入園、銀行借記等功用,完成養老效勞“一卡通”。
因病致貧者將獲救助
今年本市將樹立“支出型”貧窮救助制度。此前,本市社會救助體系對因病墮入窘境的普通家庭或者各種問題疊加的艱難群體,普通以暫時救助的方式停止幫扶,但短少針對性的制度保證。
年內,民政部門將以醫療救助為打破口,樹立“支出型”貧窮救助制度,這將使本市社會救助制度又消弭一個長期存在的盲點。雖然目前還沒有詳細細則,但能夠預見的是,關于一些遭遇大病的家庭來說,能夠防止因大病招致傾家蕩產的狀況呈現。并且和醫療救助掛鉤后,這一救助有望在市民遭遇不幸的中途就盡早介入,盡量減少市民的難處。
此外,今年本市還將加快社會救助城鄉統籌。目前,全市大局部區縣低保規范已完成城鄉統一。市民政局將最大限度加大支持力度,確保兩年內規范全部統一。
今后重點開展生態殯葬
殯葬也是根本民生保證之一。李萬鈞表示,今后將重點開展生態殯葬,主要包括骨灰海撒、樹葬、花壇葬、骨灰深埋等不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廣義上也包括骨灰墻、骨灰堂等節地安葬方式。不過,雖然近年來骨灰海撒等數量較幾年前有大幅度提升,但包括骨灰海撒在內的生態殯葬在骨灰安頓中的比例仍缺乏10%。“十二五”期間,生態安葬的比例將從如今的缺乏10%提升至30%。
李萬鈞透露,本市正抓緊制定關于黨員指導干部帶頭推進殯葬變革的貫徹意見。同時,八寶山已試點建立了示范生態墓園,下一步要召開現場會,在全市推行新型生態節地安葬方式。
今后,本市除生態墓地外,將不再新審批開展其他類型的墓地。為了推行生態安葬方式,在免費骨灰海撒的根底上,今年本市還將加大對骨灰撒海的獎勵力度,有望增加陪同家眷名額、完善祭奠方式等。
2014民政亮點
1、一切社區全部樹立“議事廳”,在鄉村推行嚴重事項“票決制”自治形式;
2、原屬編制內的區縣社區效勞中心、街鄉社區效勞中心,將由政府購置效勞,拜托社會力氣運營管理;
3、非公募基金會、異地商會注銷權試點下放,探究取消社會團體分支機構注銷審批;
4、具備條件的養老機構交由社會力氣運營管理,樹立公辦養老機構入住準入規范;
5、失獨或無子女老人入住養老院,將有相應的擔保政策;
6、全市鄉村低保最低規范占城市低保規范的比例要進步到85%以上;
7、設立“嬰兒平安島”,樹立主動救治和保證機制,民辦兒童慈悲機構要歸入政府監管范圍;
8、制定家庭應急儲藏物資清單,創立50個國度級和150個市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