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湖北墻體廣告 熱,人工智能太熱。
智能制造、無人駕駛、醫療輔助診斷……風頭正勁的人工智能,眼下正快速滲透至工作生活的許多角落。
《新時代、新科普——2017網民科普閱讀大數據》報告顯示,從2016年到2017年,人工智能的關注熱度飆升了286.3%。
身為制造業大省、科教大省,湖北如何搭乘這一“世紀快車”?
人工智能,歷史大機遇
從圖靈提出人工智能至今,已有近百年。
人工智能,通俗地說,就是模仿人類行為的智能機器。人工智能產品背后,包括數據、軟件及算法等核心要素,及機器人、語音助手等軟硬件載體。
人工智能產業架構主要包括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A層以硬件為核心,其中包括GPU/FPGA等用于性能加速的硬件、神經網絡芯片、傳感器與中間件;技術層以算法、計算力驅動,讓機器與系統學會“看”“聽”“學習”與“思考”“行動”;應用層則實現從無人駕駛、填詞作賦、手術機器人到疾病診斷、皮膚美容等不同場景的應用。
軟硬件技術的進步,加上信息時代海量大數據的收集與開發,讓人工智能在21世紀水到渠成地“火”了起來。
人工智能產業,正在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重構世界經濟格局。高盛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25年,人工智能僅在農業應用方面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00億美元,在金融行業將產生340億—430億美元的新市場,在醫療領域將每年減少540億美元的支出。
據工信部的統計顯示,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水平基本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過去兩年,我國新增人工智能企業數超過前10年的企業數總和,人工智能企業總量居全球第二,僅次于美國;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論文中,我國占近20%,僅次于美國;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實現重要突破,特別是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機器翻譯、中文信息處理等方面領先世界;人工智能產品在醫療、商業、通信、城市管理等方面快速應用,整體產業規模近3000億元。
“人工智能的發展,對促進湖北加快新舊動能轉化將起到關鍵作用。”省經信委相關人士指出,我省在食品和汽車產業有深厚的產業基礎,為人工智能產業與傳統產業的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生產米酒的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公司,攜手三江航天集團研發智能化機器人生產線,實現米酒生產的人工智能化;東風襄陽旅行車公司和北京理工大學聯合研發的全球首輛6.7米自動駕駛純電動城市公交車,已經在深圳上路。2016年11月,工信部與我省簽署協議,武漢成為國內首批、中部唯一智能網聯汽車和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城市。
湖北,崛起產業集群
湖北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現狀啥模樣?
5月18日在天津閉幕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區域發展競爭力評價指數》。報告稱,湖北綜合排名全國第八,大學及科研機構創新能力排名全國第四。而在稍早時候《互聯網周刊》與eNet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17年中國科技機器人企業50強排行榜上,湖北華昌達智能裝備公司和湖北三豐智能運輸設備公司分列第8和第11位。
調查顯示,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初步形成了以工業機器人為引領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在基礎硬件、基礎軟件、整體解決方案、云服務、運維支撐和終端產品等產業鏈環節,我省聚集了烽火通信、天喻信息、達夢、深之度、火鳳凰、立得空間、光谷北斗等一批國內領先企業,實現了從硬件到軟件,從產品到服務的產業鏈覆蓋,產業上下游協同效應初步顯現。
大數據,湖北正在積極布局。武漢動建超算中心,東湖大數據交易中心、長江大數據交易中心等交易平臺落戶光谷?!?a href="http://www.zzkailai.com/news-hbxiangfan.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襄陽云谷”成為全省信息化支撐性平臺,區域性海量數據存儲和管理功能基本形成,帶動上下游18000多家中小配套企業登云。
每一個應用場景,都需要先進算法的支撐。機器視覺、語義識別等領域,湖北正在發力。飔拓科技擁有自然語言處理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智能客服問答技術可以替代數萬人工客服。飔拓的圖像識別技術已應用于智能交通領域,比如車輛、卡口、軌跡、安全帶的識別等。傳神語聯的人工智能翻譯引擎準確率達到90%以上。
機器視覺方面,天遠視科技、海達數云、極意網絡、華正空間等讓機器的“眼睛”看得更遠。武漢天遠視科技在機器視覺、基于機器學習的圖形處理的算法領域躋身國際第一梯隊,國內領先。
而在應用方面,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等多項成果領先全國。無人駕駛方面,我省擁有依迅電子、光庭信息、卡比特、極目智能、眾向科技等一批重點企業,依迅電子公司的測試車已累計測試里程11000公里。
在智能機器人方面,奮進電力、華中數控、需要智能、漢迪科技、智味來創新、庫柏特等形成重點企業群,中新紅外(武漢)公司研制的三維紅外智能檢測航空機器人技術全球領先。
以“人工”,引領未來
人工智能,首先是“人工”。
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算法、算例、人才和應用場景這五大要素。微軟研究院駐北京首席研究員戴維·威夫認為,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導者,需要龐大的、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做支撐。
湖北,科教大省,實力強勁。根據最新的《中國大陸高校AI實力TOP60排行榜》數據,華中科技大學在AI實力排名中名列第9位,武漢大學名列第17位,武漢理工大學名列第41位。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我省11所高校新增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4所高校新增了“機器人工程”專業。
借助高校力量建人工智能研究院。武漢(漢陽造)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運行。該院主要進行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為武漢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解決方案。該研究院集合了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的60名專家,計劃三年內推進10項人工智能技術產業轉化,扶持20至30家人工智能企業落地,重點圍繞汽車、健康等武漢優勢產業,引入技術和人才。“加上與科大訊飛、小米等行業巨頭合作,湖北的人工智能研究將有一個大的飛躍。”省經信委人士指出。
目前,全省正圍繞人工智能產業孵化、加速、產業化不同發展階段、不同類型以及人才創業創新需求,實施全方位政策扶持。
光谷出臺了全國首個區域性《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設立不低于2億元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以有效發揮政府資金的導向作用,引導、扶持和推動產業發展。目前,一個集研發、孵化、生產、物流、生活為一體的高水平、國際化人工智能產業園正在謀劃中,將為東湖高新區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提供空間載體。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