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記者來到位于東城區新中街路的陽光都市小區了解狀況。
一位居民情緒激動地向記者訴說遭遇:“樓下健身房每天巨大的響聲,吵得我們不能正常歇息,除此之外,每天晚上還有職工住在健身房里面。”居民說,噪音順著管道傳到了家里,吵得人無法睡覺。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狀況,居民帶著記者來到了3號樓旁邊的健身房。緊挨著3號樓東側有一個一層樓高的圓形房子,房頂上有“會所”兩個字。推開玻璃門進入會所,來到一個豁亮的圓形大廳,迎面墻上掛著幾塊
廣告,分別是“歐奕健身”“休泊會所”和“游水訓練招生”。在最左邊“歐奕健身”
廣告牌下有一段臺階,通往地下一層。
“健身房就在地下一層,我帶您看看。”居民邊說邊走,“會所的方位在居民樓外邊,地下一層的健身房不在居民樓下面,怎么會影響居民呢?”記者不解地問。一位居民解說說,雖然會所一層的大廳在居民樓外邊,可是走下臺階就能看到,地下一層的健身房正好處在居民樓下面的地下室。
在居民的帶領下,記者在健身房內走了幾圈發現,地下室的健身房被分割成多個不同的空間,有器械室、操房、乒乓球室、單車室等,其間不少房間的頂部和墻上,顯露一根根粗細不一的管道。在其間一個擺著各種健身器材的房間內,距離地上不到兩米的墻上,幾根粗壯的管道從墻里伸出來拐彎后向房頂延伸。在另一間擺著跑步機的房間內,距離地上兩米左右的墻上,相同也有幾根拐彎的管道。除此之外,健身房每間房子的頂部都密布著一根根管道。
一位住在3號樓低層的居民說,他和鄰居常常聽到樓里面傳出悶悶的“咚咚”聲,起初他們認為有人在裝修,但和小區的保安員樓上樓下跑遍了一切樓層也沒發現,最終來到了健身房,才發現聲響來自器械室。健身者每次舉完杠鈴后,將杠鈴重重地摔在地板上,就宣布那種悶悶的響聲,響聲的共振經過墻上的數根管道和頂部的管道傳到樓上。相同,每天操房里定時播放節奏明快的音樂,音樂響聲也經過各種管道傳到居民家中,乃至跑步機皮帶翻滾宣布的聲響,住在一二層的居民都聽得清清楚楚。
小區居民從前找到相關專家,咨詢健身房噪音為什么會傳遍整棟樓,專家給出的答案是,這是金屬管道的共振原理,要想隔絕噪音,除非健身房在內部建筑一個隔音的“房中房”,但每平方米的造價是好幾千元,作為一家運營性組織,這樣的投入太大。
“擾民這事已久,整棟樓的很多居民可以親口作證。而且健身房是一家營利組織,侵占了本該歸居民運用的自行車庫、庫房和設備間,那些墻上和頂部的管道說明本來那里是庫房和設備間,這里有地下室的平面圖。”業委會負責人手握一摞圖紙向記者做了說明。
地下設備間改成健身房
居民反映有人寓居煮飯
據了解,2001年年末和2002年年末,小區的4棟樓先后交房,位于3號樓旁的會所只要一個游水池。從2006年開始,小區的開發商北京華利工體北
房地產開發有限
公司,與北京東方浩康體育設備有限
公司協作,將3號、4號樓地下一層和地下三層的游水池提供給后者進行運營運用,后者將地下一層改建成健身房,協作期限為20年。在業主委員會負責人出示的一份協作協議書的文字條款中,記者并沒有看到協議金額。據了解,這家已經有1000多名會員的健身房,辦一張健身卡需求幾千元,而且大部分會員都是小區外的人員,本小區居民辦卡人數不到100人。
開發商在建樓的時候,地下一層和二層供會所運用的建筑面積其實只要828平方米,在居民們收集的相關資猜中,記者看到,一張落款為北京市東城區房子管理局測繪所的房子登記表中顯現,坐落在新中街18號院3號樓4號樓即陽光都市小區,規劃用處為會所的——02、01層即地下一層和地下二層的總建筑面積為828.25平方米。但居民們反映,目前地下健身房的總面積遠超這一數字,多出來的面積來自自行車庫和庫房。
在另一張蓋有北京市規劃委員會政府信息公開專用章的地下一層平面圖紙上,記者看到了被分割成一個個獨立房間的區域,分別寫有自行車庫、庫房、機房、送風機房等字樣。“地下一層建筑面積1169.4平方米,便是現在的健身房,地下二層建筑面積1185平方米,便是現在的游水池和更衣室。”一名業主指著寫有數字的幾張復印件說,健身房內墻上的管道便是設備間的。記者跟著業主在健身房內走了幾圈,被分割成多個區域的地下一層的面積,遠不止幾百平方米,其間僅一個跳操的操房就有一兩百平方米。
“有一天晚上,我親眼看到操房地上上,堆著不少被褥,在乒乓球室北側的房間里,住著健身房的工作人員,平時還在里面煮飯。”一位業主說,地下一層的電梯間外走廊,從前搭著凹凸床住過人,當年消防部分來檢查后全清退了。不僅如此,4號樓地下一層從前開過養生館,后來被相關部分查封今后,至今大門緊閉,沒人能進得去,而之前那里也是自行車庫和設備間。業委會主任攤開平面圖一一指給記者看。
現在,地下一層的自行車庫沒有了,業主的自行車只好停到了小區中間的空地上,為了便利,不少業主還將自行車停到了各個樓層的過道里,其間還有不少電動自行車,明顯存在安全隱患。
記者致電陽光都市所在的社區居委會,問詢地下室健身房擴建及擾民問題,一名工作人員表明是否存在擴建狀況暫不清楚,需求分管該片區的負責人核實后再做答復。至于記者提及的健身房噪音擾民問題,工作人員稱將所反映問題先記載存案,之后再去實地回訪,如若問題屬實,將協調處理。記者隨后又撥通了小區德佳物業
公司的電話,問及相同問題時,工作人員先表明驚奇,稱不可能存在違規擴建狀況。在記者提及違規面積等數字時,工作人員稱需求向領導反應核實當初規劃與實際建設的文件。關于噪音擾民問題,物業人員告知記者寓居在一樓的業主都沒有反映過擾民狀況,如果的確有這類狀況,將去健身房現場了解。 記者就此事聯系了東直門大街辦事處,一名工作人員表明,此前已經有許多業主反映所謂違規擴建及噪音擾民問題,大街特別成立了工作組去現場處理問題。后經東城區環保局出具專業鑒定,噪音符合相關規范,不存在超標問題。另外,違規擴建問題也經過核實,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