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落戶于
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的
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正式投入運營。
湖南工業4.0創新中心于2018年3月由
長沙市人民政府、西門子工業軟件(
上海)
公司和
湖南中南智能配備有限
公司簽約協作共建,依托
湖南省的產業優勢與各方的技術和經歷,與區域內外的企業、技術及行業專家、高等院校停止普遍的協作,構成智能制造的生態圈,搭建面向配備智能制造的政、產、學、研區域協同創新平臺。
工作人員向參觀者引見相關技術。
“我們這個創新中心只需求企業的一個‘幻想’,就能從產品設計、消費規劃、消費工程、消費執行到效勞,從準確到納米的尺寸,到每一個零件下線的流程,從虛擬、仿真到實體,全部交給‘智能+’。”
湖南中南智能配備有限
公司總經理楊漾說,創新中心面向智能化和數字化的課程體系和認證體系,將為
湖南培育既理解產品工藝、又理解數字
化工廠關鍵技術的智能制造復合型人才。
據西門子全球高級副總裁梁乃明引見,該創新中心最中心的技術是數字化雙胞胎技術,就是以數字化方式拷貝一個物理對象,模仿對象在理想環境中的行為,對產品、制造過程乃至整個工廠停止虛擬仿真。“飛機在首臺制造出來之前,就能在數字環境中飛起來;
汽車廠在打樁之前,就能在數字環境里開動調試,從而反動性地進步制造企業產品研發、制造的消費效率。”
創新中心內的實驗機器人正在停止焊接。
“西門子工業軟件過去12年投入120億歐元停止戰略并購,具備為‘從芯片到城市’樹立數字化雙胞胎的技術才能,而且其技術深度和廣度還在不時擴展。”梁乃明表示,創新中心為企業提供智能制造范疇的學問、技術和產品效勞,將大幅提升
長沙智能制造產業綜合競爭力,為構建
湖南智能制造產業開展新格局做出奉獻。
湖南省機器人產業集聚區位于
長沙雨花經濟開發區內,2015年取得
湖南省政府批準授牌成立。其注重打通研發、演示、消費、營銷、培訓全產業鏈整合形式,目前已入駐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213家,產業集聚度和競爭力進入全國十強。今年上半年,集聚區內各相關企業完成營收24億元,同比增長26%。
在當天舉行的人工智能及機器人產業鏈交流對接會上,
長沙雨花經開區發布了《關于加快開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建立聰慧園區的若干意見》,宣布設立1億元人工智能產業開展專項資金,并支持智能工廠、聰慧物業、聰慧政務等九大場景建立。活動現場,高端零部件智能制造消費基地項目、共建5G工業平臺網絡項目等9個重點項目還停止了集中簽約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