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回應局部外資企業撤出中國問題時表示,遭到市場、本錢、經濟的要素的影響,局部外資企業撤出中國市場,局部國內加工制造業,包括加工密集型產業,也到本錢更低的國度尋求投資開展時機。這些都是企業正常的運營行為,契合產業開展的客觀規律。整個產業的梯度轉移,資本向低本錢地域活動,這是客觀規律,沒有必要少見多怪。
貴州黔東
墻體廣告
辛國斌引見,從目前控制的狀況看,制造業外遷的范圍不大,根本上還是以中低端企業為主。對中國經濟增長、產業晉級、勞動力就業方面的影響總體可控。“在這里我要特別強調的是,中國具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完好的產業體系以及高效的根底設備,特別是新技術應用等新優勢,中國依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投資熱土。”
貴州黔東
墻體廣告
“自2008年以來,我國應用外資不斷居全球前三位,連續25年居開展中國度首位,應用外資的構造也在不時優化。2018年,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同比降落40%以上的背景下,中國制造業實踐運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23%。今年上半年,高技術制造業應用外資同比增長13.4%,信息效勞業同比增長68.1%,這個成果還是相當亮麗的。”辛國斌說。
貴州黔東
墻體廣告
談及產業的梯度轉移問題,辛國斌表示,以
廣東為例,2018年共有588家外商投資制造企業調整了在
廣東的消費力規劃,有一些到了越南、有一些到了泰國、有一些到了馬來西亞。這588家企業僅占全省外商投資制造業企業總數的1.44%,但是同期外國投資凈增了1918家,像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富士康等一批百億美圓級的外資高端制造業項目相繼在
廣東落戶。另外,一些曾經外遷的企業因各種緣由又紛繁回流到中國,這些都充沛闡明了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貴州黔東
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