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來】清末民初有楊、馮、杜等5戶人家,為種地從老龍河引出一條水渠,人稱“
五家渠”。1950年6月,王震陪同彭德懷到此調查;1951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六軍十七師冬耕隊到此開荒;1952年3月,十七師師長程稅長率隊勘測修筑水庫,“
五家渠”開端被作為地名運用。1953年11月,十七師更名為農六師后,師部遷此,“
五家渠”被作為天然鎮稱號沿用到2001年。2002年9月,國務院同意在
五家渠設立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縣級市。2004年1月19日,
五家渠正式掛牌設市。
【行政區劃】2004年1月19日,
五家渠建市掛牌。
五家渠設市后,
五家渠市轄
五家渠、梧桐、蔡家湖3鎮。農六師與
五家渠市黨、政機構合一,人大、政協按相應法律程序設置;3鎮分別與團場機構合一。2010年轄軍墾路、青湖路、人民路3個街道、一○一、一○二、一○三3個團場、1個工業園區。
【位置境域】
五家渠市坐落天山山脈博格達峰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東、東南、南順次以八一東干排洪溝、八一水庫浸沒線、八一分支外排溝接南大渠、老龍河、猛進水庫東壩維護帶、猛進水庫浸沒線、場界溝為界,與米泉市接壤;南端突出部分東以場界溝、南以平和渠東一支渠、西以平和渠為界,與
烏魯木齊市為鄰;西南、西、北順次以烏五公路路南、師直引水渠、頭屯河、二屯枯溝、鄧家大溝、望桿子至北沙窩到白家海子南端、沿青草嶺至黃家梁到老龍河的昌吉與米東區的界點為界,與昌吉市相連。南北長75千米,東西寬29千米,面積711平方千米。地理坐標處于北緯43°59′25″~44°39′00″,東經87°17′42″~87°43′15″之間。市轄城區和一○一、一○二、一○三3個團場。城區南距
烏魯木齊市33千米,西距昌吉23千米,東距阜康55千米(均為公路間隔),至
烏魯木齊國際機場30千米。
【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均氣溫6℃~7℃,最高氣溫40℃~42℃,最低氣溫-38℃~-40℃;1月均勻氣溫-17.5℃,7月均勻氣溫24.6℃。
【資源】市域坐落
烏魯木齊河沖積扇泉流溢出帶以北,地下水可采儲量為1.53億立方米。可耕地面積53千公頃,其中:宜農地25.9千公頃,水域5.15千公頃。地下水可采儲量為1.53億立方米。著名地方產品有準噶爾牌皮棉、大草原牌飲料、番茄醬等。礦產資源主要有芒硝、天然氣和石英砂。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40千卡/平方厘米。歷年均勻
日照時數2900小時,
日照率為66%。
天然野生植被32.7千公頃。野生動物有鵝喉羚、野兔、狐貍、沙雞等;野生藥用植物有甘草、阿魏、肉蓯蓉、鎖陽、大黃等。盛產瓜果、蔬菜,是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郊區的青格達湖(猛進水庫)介于
烏魯木齊市與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之間,有17平方千米的水域面積和9.5平方千米的濕地,有157種上萬只鳥在這里休息。建筑有環湖公路、旅行碼頭、旅行廣場、餐飲娛樂等旅行設備。每年舉辦以冰雕冰燈為內容的“青湖之冬”冰雪風情節、荷花節、觀鳥節。2005年10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景區。以青格達湖人文景觀、農業科技園生態景觀和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天然景觀為重點的旅行業迅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