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小雪節氣已過,但南邊
墻體廣告依然是溫暖舒適的好天氣。在華亭鎮埔柳村的花卉國際里,處處花團錦簇,花團簇擁,似乎置身花的海洋;靈川鎮徑里村的一座座農家小洋樓映襯在青山綠水間,一派祥和閑適現象;常太鎮長基村樟龍溪休閑生態園里楊柳依依,碧波蕩漾,綠意盎然……
近年來,
莆田市城廂區以“打造人文宜居
墻體廣告新城廂,建造美麗
莆田先行區”為方針,把美麗村莊建造作為推動改進村莊人居環境、提高農民日子品質、加速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基礎性工程抓實抓好,大力整治村莊生態環境,不斷完善基礎設備配套,促進村莊經濟文明開展,使得村莊真實成為鄉民們的美好家鄉。
整治環境,村莊靚麗美麗
散步在常太鎮金川村,村道整齊平坦,各家
墻體廣告房前屋后收拾得井井有條。“以前村里廢物到處堆放,臟得不像樣。現在走到哪里都干干凈凈的,看著舒服。”村老協會會長鄭洪棋說,村里共有4名保潔員,每天對全村的日子廢棄物進行清掃、搜集、清運。鄉民們也都養成了自覺維護環境衛生的良好習慣,村莊比以前干凈美麗多了。
常太鎮共建辦負責人林梅葉介紹,包含
墻體廣告金川村在內,常太鎮28個村共裝備了146名衛生保潔員,廢物搜集池117個,施行分區域定時保潔;裝備3輛廢物清掃車、6輛廢物清運車,施行“村搜集、鎮清運”形式,做到日子廢物
日產日清。本年,常太鎮還投資700多萬元新建一座廢物轉運站,收購4100多個廢物桶和廢物箱,以及5輛配套鉤臂式廢物車。
南湖村是華亭鎮一個依山傍水、景色俊美的村莊,木蘭溪
墻體廣告穿村而過。走進南湖村,一排排農家小院映襯于整齊美觀的環境之中,色彩鮮明、主題豐厚的文明墻到處可見。南湖村村委會副主任蒲福查表明,這幾年,美麗村莊創立施行的環境綜合整治,畜禽養殖場拆了,河道變清了,房子變靚了,村莊面貌面目一新。
美麗村莊,首先環境要干凈整齊。城廂區環衛處作業人員陳秀花告知記者,該區村莊日子廢物辦理作業已完成全區105個村居全掩蓋,各鎮街、村居全面收拾河塘溝渠、路途旁邊坡的陳年廢物,共收拾廢物近千噸,根絕向海洋、河道等水體及邊坡傾倒廢物行為。同時,開展村莊河道沿線專項整治。本年7—9月份,重點開展木蘭溪流域及村莊河道沿線村莊專項整治,共收拾木蘭溪流域沿線歷史廢物3000多噸,基本完成木蘭溪沿線歷史廢物堆放點和陳年廢物收拾,重塑水清岸綠美景。
坐落埔柳村的華亭鄉愁回憶館
完善設備,家鄉宜居俊美
走進華亭鎮埔柳村,在村委會辦公樓鄰近有一棵
墻體廣告枝繁葉茂的大榕樹,樹上掛著許多印有老物件的卡片、紅絲帶和紅燈籠,賦予古榕不一樣的韻味。榕樹的后方是一座兩層結構的紅磚瓦房,現在這里是華亭鄉愁回憶館。展館內共設了8個展區,主要展出傳統日子用品、老手藝制品、老舊農資出產用具等實物,供游客免費參觀。
坐落東圳水庫邊的長基村有500多戶近2300人,原先鄉民們的日子污水一直是就地排放,直接影響庫區水質。上一年年底,長基村污水管網工程竣工投用,農戶家的污水經過一體化處理站處理合格后,最終排放到鄰近溝渠,用于樹林、農作物澆灌。同時,該村還對樟龍溪水系進行了生態辦理,建造了護岸、生態塘、滾水壩、參觀林、步道、涼亭、親水渠道等,成為一處景色宜人的濕地公園。
常太鎮武裝部長賈昱介紹,該鎮已建成集鎮區污水搜集管網,日子污水搜集后經過環庫3個提高泵站提高接入城區污水管網輸送往閩中污水處理廠,途經的常太村、東太村、利車村部分
大眾日子污水也接入管網統一外送。村莊方面,下莒、長基、常太、東太、東青、松峰等6個村的污水管網已建成,觸及戶數1800戶,年內還將力爭完成環庫區11個村莊污水管網建造。
數量少、設備舊、衛生差是以往村莊公廁的常態。2016年起,城廂區開端施行“廁所革命”,全區共推平整治旱廁6506座,新建村莊公廁141座,構成均勻每村1.5座水沖合格公廁的布局,成為村莊人居環境的一道景色線。10月9日—10日,在
山東淄博召開的全國村莊改廁推動現場會上,城廂區村莊公廁建造辦理作業被作為
福建省公廁模板對全國進行展現。
文明館、運動場、休閑廣場、公園、公廁、路途、路燈、停車場……現在,經過推動美化、綠化、亮化等工程,城廂區很多本來凋敝破落的村莊基礎設備日臻完善,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美麗村莊。
開展工業,日子富足香甜
坐落華亭鎮西北部山區的五云村,原先是一個
墻體廣告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五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林華英告知記者,幾年來,五云村使用被列入全市“美好家鄉”試點村的有利時機,經過施行拆舊復墾、新村建造、村莊收拾等,成功脫貧摘帽,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山區村,變成一個具有村團體財物2000萬元的強村。目前,村里正在建造游水健身基地、村莊旅行自助用餐基地、旅行玻璃滑道景觀工程、“四季蜜”
現代農業參觀園等,大力開展休閑農業及特征村莊旅行。
間隔五云村不遠的埔柳村安身本村花卉農業的優勢資源,施行村團體土地流通700畝,引進綠豐園藝、遇花緣園藝、瑞園果蔬等企業進駐,逐步建立一個集花卉交易、科技示范、休閑參觀等于一體的綜合性
現代農業園區。埔柳村村委會主任卓玉應說:“
大眾既能經過土地流通獲得租金收入,又能完成在家門口就業。其間,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是最大的受益者。他們在園區內從事除草、施肥等養護作業,一年就有超過兩萬元的收入。”
城廂區共建辦負責人林清飛介紹,培強工業、富民增收是美麗村莊建造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城廂區使用村莊青山綠水的天然優勢,創新開展了“共建+旅行、文明、工業”的銜接形式,大力開展花果種植、休閑農業、生態村莊旅行、農家樂等工業,激起村莊生機,完成從“環境美”向“開展美”的改變。
“咱們依照‘布局美、環境美、修建美、日子美’的‘四美’要求,全面改進村莊人居環境,著力提高文明程度,加速推動美麗村莊建造。”城廂區區委書記王文才說,共建美麗村莊是一項系統工程,有必要繼續強化宣揚引導
墻體廣告、要素投入、辦理服務,建立起一個有方針有責任、有布置有舉措、有考核有獎懲的作業機制。同時,要圍繞特征打造、加速項目建造、融合工業開展、重視黨建引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