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國抗癌協會宗族遺傳性腫瘤專業委員會主辦、華大基因協辦的“我國首個北方人群上皮性卵巢癌遺傳易感基因驟變特征研討”媒體發布會在
重慶舉辦。據介紹,該研討項目是由北京協和
醫院婦產科聯合18家大型三甲
醫院與華大基因于2017年4月攜手建議,現已順利結項。項目結果摘要已被ESMO(歐洲腫瘤內科學會, 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承受。
據該項研討負責人吳鳴教授表明:“該項目歷時2年,涉及9個省市,11個城市,18家中心,共入組了1060例樣本,是國內大規模卵巢癌多基因研討的第一家。至此,我國人群卵巢癌的多基因驟變圖譜已經開始獲取,并且該項目通過大規模的家系驗證推動了各個
醫院遺傳門診的樹立和施行,進一步了解卵巢癌患者遺傳易感多基因驟變現狀,同時為卵巢癌的精準治療,及預防性手術等干預措施供給了理論基礎和依據。”
華大基因腫瘤業務專家朱師達博士稱,卵巢癌發病率在女人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位居第三位,病死率居
婦科惡性腫瘤之首。因為卵巢坐落盆腔深部,早期病變不易發現,70%的卵巢癌被發現時已經是晚期,70%的卵巢癌患者術后會在2-3年內復發。
“而遺傳基因驟變是現在最清晰的與卵巢癌發病密切相關的因素,其間最著名的便是BRCA1和BRCA2基因”吳鳴教授表明,這兩種基因也是卵巢癌患者中,驟變份額最高的基因,除BRCA1/2之外,其他的修復基因也在發作驟變。此外,此項研討證明:我國將近30%的卵巢癌患者都存在BRCA等相關易感基因的驟變。
最為可怕的是,這些驟變基因也存在于生殖細胞中,會有50%的概率遺傳給自己的孩子,相同也會顯著增加親人的患癌危險。例如:一般人群的卵巢癌畢生累積發病危險約為1.5%,而帶著有BRCA1或BRCA2胚系驟變的個別更易罹患卵巢癌,BRCA1驟變者的卵巢癌畢生發病危險約為59%,BRCA2驟變者的卵巢癌畢生發病危險約為16.5%。除此之外,它們還會導致前列腺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等腫瘤患病危險的增高。
據悉,該研討項目的所有技能都由華大基因供給。根據該研討,現在已樹立相關基因數據庫,未來還將繼續填充該數據庫。吳鳴說:“我國人特有基因數據庫的不斷更新,以及基因檢測技能的進步和遍及,最終將惠及卵巢癌患者及家屬,為她們爭取更多的機會降低腫瘤的發病危險,進步生計獲益,綻放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