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華在敬老院開展愛心活動。
“看到他人有困難,我心里就不是味道,本能地想幫幫人家。”10年來,在
萊蕪區做家政服務的吳愛華秉承心里這份純樸善念,向一個又一個需求協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10年的善行義舉,讓她充當了眾多的人物。人物1 愛心媽媽8月24日,星期六。上午10點,一陣陣肉香從鳳城大街老泰豐家屬院樓上飄出。“倆孩子平常沒人照料,得讓他們多吃點有營養的。”廚房里,吳愛華正準備可口的飯菜,她口中所說的孩子,是她認的兩個“干兒子”。
金濤是吳愛華認的第一個“干兒子”。“金濤這孩子怪不幸,早早就沒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體都不好,再沒人管可怎么辦!”2009年,一次偶然的時機,吳愛華得知
萊蕪區和莊鎮8歲孤兒小金濤的不幸遭遇,決議協助這個孩子,讓他快樂生長。從此,小金濤家多了個進進出出的陌生人,給他買衣服送生活用品,給他找好校園和教導老師,給他講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晃10年,小金濤變成了大金濤,行將高考的他沒有孤負吳愛華的關愛,學習成績在班里名列前茅。10年間,吳愛華不只用她無私的愛讓“陌生人”變成了“吳媽媽”,也和金濤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每周六,金濤都會來看我,這次恰逢暑假,我就把澤熙一塊叫了過來。”吳愛華說。
吳愛華所說的澤熙是她認的第二個“干兒子”。2014年的一天,
公司的保姆朱阿姨領回來一個小男孩。原來,朱阿姨服務的這戶人家,男主人在國外打工,女主人突然失蹤,朱阿姨放心不下就把孩子領了回來。
失掉媽媽的小澤熙一臉恐懼,“孩子別怕,吳阿姨幫你找媽媽。”吳愛華一邊安慰孩子一邊聯絡孩子父親,并多方打聽孩子母親的下落,卻杳無音信。在和孩子父親取得聯絡并征得贊同后,吳愛華決議暫時收留這個孩子,從此吳愛華死后多了個“跟屁蟲”,開會、出發……整整一年半,吳愛華到哪兒,小澤熙就跟到哪兒。
“兒子不找他人,不相信他人,那段時刻吳姐是兒子的僅有依靠,她便是孩子的‘媽媽’。”后來,澤熙的父親在給吳愛華的感謝信中這樣寫道。
山東萊蕪墻體廣告
人物2 熱心市民
“姐妹們大家晚上好!我捐助的貧困學生張琪,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奶奶病故,現與爺爺相依為命,家里的桃子熟了賣不出去,爺爺急病了,希望大家幫忙……”7月26日下午3點,吳愛華剛剛探望完她資助的貧困生,就拉著一面包車桃子從苗山往回趕,在車上她經過市婦聯愛心媽媽聯盟微信群宣布求助,短短一下午,近500公斤桃子銷售一空。
吳愛華除了是家政
公司的老板,還是市婦聯愛心媽媽聯盟的會員。自2011年加入愛心媽媽聯盟以來,吳愛華不只積極參加聯盟安排的各種愛心活動,還自發帶領家政
公司職工到兒童福利院、敬老院和老年公寓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到村莊開展愛心助農活動等,受到廣泛好評。
山東萊蕪墻體廣告
為讓特殊家庭的孩子感到社會溫暖,增強自信心,本年7月初,吳愛華聯合愛心訓練校園和區婦聯安排開展了“愛心助學、學業有成”活動,經過報名選取初中單親媽媽家庭學生和孤兒進行免費暑假教導,如今10余名初中生行將完結課程訓練。
山東萊蕪墻體廣告
“吳大姐剛找到我的時候,我還有點猶疑,但聽她說要教導的是單親媽媽家庭的學生和孤兒,還要自己掏錢給我,我一口應了免費教導!咱眼里不能只瞧著錢,更應該看到正能量。”愛心訓練校園校長李傳政說,今后要緊跟吳愛華的腳步,多做善事好事。
山東萊蕪墻體廣告
人物3 暖心大姐
“吳姐,我有家了,今后再也不用租房子住了!”去年冬季的一個傍晚,剛搬進新房子的王翠珍撥通吳愛華的電話,“吳姐,你一定來看看,我在家點上爐子等著你。”
本年64歲的王翠珍是
萊蕪區茶業口鎮人,丈夫早年亡故,為了生計到城里討生活,家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倒塌了。8年前,王翠珍來到吳愛華的
公司。剛來時王翠珍什么也不會,吳愛華安排專人對她進行訓練,并派給她薪水高的單讓她做。幾年下來,靠著自己的勤奮和吳愛華的關照,手頭有了點積蓄,就回家收拾房子,并第一時刻給自己的“恩人”報了喜。
據了解,吳愛華家政
公司招的職工大部分是獨身、年齡大的女性,并且高薪單和長期單優先向這部分人歪斜。為進一步協助這部分弱勢人群,吳愛華還制作了一個愛心箱,每接一單生意就固定往里面投入一部分錢,用于優秀職工的獎賞。
山東萊蕪墻體廣告
“吳姐對咱真是沒得說,是俺們的暖心大姐。”
公司招待人員趙大姐說,雖然大部分人都比吳愛華年齡大,但沒有一個叫她吳經理的,“吳姐”是職工對她的統一愛稱。
采訪接近結尾,記者在吳愛華辦公室的文件柜里看到了十幾張榮譽證書:第五屆全市品德模范、第六屆全省品德模范提名獎…… (本報記者 崔紹磊)
山東萊蕪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