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鄄城縣大埝鎮楊河口村楸樹栽培基地,一株株楸樹橫成排豎成列,朝氣蓬勃,十分喜人。漫步其間,楸樹發出的幽香絲絲縷縷、沁人心脾。
基地負責人侯秀梅告訴記者:“楸樹集用材、美化、防護、環保、藥用等多項功用于一身,是我國8000多種樹木寶庫中不可多見的、利用價值最為廣泛的優良鄉土樹種之一,自古就有‘木王’之稱。”
山東菏澤墻體廣告
眼前被曬得烏黑的侯秀梅,之前一直做家紡生意。2017年,她轉行開端栽培楸樹,成立了
山東優森林業科技有限
公司,將家紡生意徹底托管給了他人打理,一門心思撲到了楸樹上。
山東菏澤墻體廣告
“剛開端家里人都抱怨我,放著安逸的日子不過,非要去種樹。后來見我在地里忙活得那么辛苦,慢慢地都不反對了。”侯秀梅說。
從家紡到種樹,這個職業跨度對侯秀梅來說確實有點大,首先她要適應的就是長時刻暴曬的環境。
“既然我要做了,就一定要做好,吃點苦算什么。”侯秀梅說。
買樹苗的過程中,侯秀梅發現,育苗的本錢其實并不高,但樹苗
價格卻不低。為了降低栽培本錢,侯秀梅四處學習育苗技能,自己建起了育苗棚。
在
山東省林科院及市、縣林業局的大力支持和技能指導下,侯秀梅經過調查,決斷決策,與
山東省林科院協作,在魯西南成立了僅有一家楸樹苗木繁育、技能試驗和苗木推行基地 。
山東菏澤墻體廣告
第一年育苗,侯秀梅就遇上了大麻煩。工人在給麥苗打藥時增加藥量過大,造成楸樹苗大面積逝世。“一夜之間,我們丟失了30多萬元。”侯秀梅說。過后,侯秀梅又將死去的楸樹苗全部補種上。
山東菏澤墻體廣告
為加快楸樹苗木繁育和栽培推行作業,侯秀梅實施“
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在大埝鎮、閻什鎮、董口鎮等10多個
鄉鎮栽培楸樹,面積到達1500余畝。
在發出著幽香的楸樹旁邊,侯秀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每畝地能種1000棵楸樹苗,當年就能長到3公分粗、3米高,3米高的最低賣15元一棵,去掉本錢,一畝地就能收入近萬元。
“楊河口村這片158畝楸樹林,已被
山東省林科院授予 ‘
山東省林科院楸樹試驗基地’。”侯秀梅告訴記者。
近來,由鄄城縣林業部門牽頭,
山東優森林業科技有限
公司舉行的鄄城縣楸木栽培工業發展會大獲成功,吸引
山東、
河北、
河南的數百個楸木栽培戶前來學習取經,并簽下10萬株的苗木外銷訂單。
山東菏澤墻體廣告
百竿尺頭,更進一步。侯秀梅打算加大楸樹科研及育苗資金投入,預計用三年時刻,
公司到達年提供苗木千萬株,楸樹栽培面積到達10萬畝的規模,以帶動更多的栽培戶依靠楸樹栽培增加收入,快速脫貧致富,闊步奔上小康之路。
山東菏澤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