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網·海報新聞
濱州9月22日訊 9月21日,“
山東優質文明旅行產品網絡媒體采流行”來到
濱州市文明館,采風團先后觀賞了美術館和非物質遺產展館,琳瑯滿目的藝術作品和有著濃郁地方特征的非遺項目給記者們留下深刻印象。
山東濱州墻體廣告
作為國家一級文明館,
濱州市文明館占地面積1.4萬平方米,具有美術館、非物質遺產展館等常年面向社會免費敞開的場館二十余個。核定編制數30名,在冊文明志愿者1200人。館辦群眾文藝社團有9個,承擔著藝術創作、文明交流、展演展覽等各類大中型公益文明活動的重任,是
濱州市群文工作發展的生力軍。
山東濱州墻體廣告
一走進文明館,陳設在一樓美術館的一幅幅精美的畫作就招引了記者們的目光。美術館展陳面積1300平方米、展帶300余米,具有收藏、研討、展現等歸納服務功用,每年舉行遍及群眾美育、提升市民審美的展覽20余場次。
山東濱州墻體廣告
彩印花布印染技藝
走上二樓就是
濱州非物質文明遺產展館,陽信鼓子秧歌、布老虎、彩印花布印染技藝等
濱州特征傳統文明和非遺項目一一在列。
山東濱州墻體廣告
非物質文明遺產展館采用主題場景展陳和貨臺展陳相結合的方法,包含民間文學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區、傳統表演藝術區、傳承交流區、染織布藝區、草柳編結區和傳統農具七個主題展區,集展現宣傳、科普教育、研討維護、傳承互動、文明交流、娛樂休閑于一體,是歸納展現
濱州市獨特的傳統文明特征及非物質文明遺產全貌的載體。
山東濱州墻體廣告
濱州非物質文明遺產展館觀賞、講解及活動針對青少年均免費敞開,開館以來接待青少年觀賞人數萬余人,未成年人團隊500多個。自2017年,他們開設“
濱州非遺傳習坊”,邀請
濱州非遺傳承人蘭福梅、王德榮等作為五老志愿者,向青少年傳授非遺知識、傳承非遺技藝,訓練學員萬余人。目前,非遺展館已成為
濱州獨具特征的“傳達
濱州精力、講述
濱州故事”的城市文明名片。
山東濱州墻體廣告
除了這些免費敞開的展館,
濱州市文明館還供給21項免費敞開服務項目,包含藝術訓練、基層教導、示范文藝團隊建設、設施設備運用等,最大限度實現標準化、均等化、社會化地服務。工作日以中晚年人活動為主、業余時間以上班族活動為主、周末及寒暑假以青少兒活動為主、傳統節日以非遺活動為主、節慶日針對相應集體辦特征活動。開展晚年藝術大學、市民文明大講堂、兒藝術訓練等教導訓練,滿意不同層次各類人群的文明需求。探究建立“訂單式文明服務”項目,以“市文明館為中心館,十個縣(區)文明館為總館,多個
鄉鎮(街道)歸納文明站為分館,若干村(社區)歸納文明服務中心為服務點”的覆蓋城鄉、資源共享、服務高效的三級公共文明服務網絡,有針對性地解決縣區文明館、
鄉鎮(街道)歸納文明站的多樣化文明需求,為其供給包含文藝演出、展覽展現、訓練教導、創作活動、敞開場地等多個方面的公共文明服務項目,以有限的資源促進全民藝術遍及,有效打通公共文明服務的“最終一公里”。
山東濱州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