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風雨歷程,70年團結奮斗。70年來,黔東南各族人民在時代大黔東
墻體廣告潮中追逐夢想、闊步前行,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各項事業發生巨大變化,取得輝煌成就,激勵著全州廣大人民群眾始終高舉旗幟、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前進。基礎設施實現歷史性跨越。黔東南人民以“敢教日月換新天”拼搏精神,全力推進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形成了公路、水路、鐵路、民航四位一體的立體交通格局,全州公路總里程由建國初的548公里躍升至目前的2963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達到901公里,實現了從昔日的交通閉塞、飛鳥不通,到縣縣通高黔東
墻體廣告速公路、組組通硬化路,實現了邁上航空時代、高鐵時代的歷史性跨越。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提升。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奮力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實現了從經濟長期落后、停滯不前,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跨越發展黔東
墻體廣告的巨大提升,經濟總量從1956年的1.26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036億元,是1956年的822倍;財政總收入從1956年的1492萬元增加到2018年115億元,是1956年的770倍。脫貧攻堅實現歷史性突破。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持續向貧困宣戰,實現了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落后走向黔東
墻體廣告進步、由貧困走向富裕并大踏步向全面小康邁進的歷史性突破。2018年全州
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27元,是1956年的184倍。特別是“十二五”以來,全州貧困人口由167萬人減少到28.59萬人,貧困發生率由42%下降到7%,6個縣實現黔東
墻體廣告脫貧摘帽、精彩出列。城鄉面貌實現歷史性巨變。突出城鎮化帶動,推動城鄉建設加快發展,從建州初期的百廢待興,到建成宜居、宜業、宜游的休閑旅游勝地,黔東南走出了一條山地民族特色新型城鎮化路子。全州城鎮建成區面積擴展到29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至48.89%。凋敝的黔東
墻體廣告村鎮變成了國內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2018年旅游總黔東
墻體廣告收入937億元。社會事業實現歷史性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狠抓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全州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提升。教育事業長足發展,從建國初期的高比例文盲半文盲到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
醫療衛生條件顯著改善,有效解決了人民群眾就醫難、就醫貴的問題。進入新時代,黔東南各族干部群眾將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黔東
墻體廣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奮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大美黔東南新未來。撕下貧困舊標簽 書寫富美新篇章
從過去典型的農業社會到現在以特色農業、資源型工業和生態黔東
墻體廣告文化旅游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從過去溫飽不足到現在總體小康,并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的歷史性轉變;從過去的百廢待興到現在宜居、宜業、宜游的休閑旅游勝地……黔東南自治州自1956年建州來,一路沐浴著黨的政策陽光,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帶領各族群眾積極投身到改變貧窮落后面貌的黔東
墻體廣告偉大實踐中,苗鄉侗寨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