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 昨天,在首都(北京)生態文明和城鄉環境建設動員大會上,傅政華、陳剛、張工、林克慶、張延昆五位市領導依據各自分工,面對全市各鄉鎮街道一把手做出工作部署,直接將今年全市交通管理、違建整治、大氣污染防治、綠化水務、環境保障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全市三百余個街道鄉鎮。
王安順市長在大會結束時說,部署的工作任務就是我們對人民群眾的承諾,說到的必須要做到,說一件就要做一件,做一件就要做成一件。要把任務當做紀律要求,以組織措施保障落實。要加大向社會公示的力度,接受新聞媒體和廣大市民的監督,加快把北京建設成為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城市。
交管今年鎖定四大重點 快遞三輪車將統一規范管理
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長傅政華表示,今年首都交通環境治理將突出重點、以點帶面,重點整治油電三輪車、貨車、機動車停車、自行車道步道四個方面。
整治油電三輪車亂象
非法改裝三輪車大量違規上路,嚴重擾亂交通安全秩序、市場運營秩序和社會治安秩序,影響首都市容市貌和整體文明形象。今年,本市將全面清理、規范電動燃油三輪車生產、銷售、改裝、使用、行駛各個環節,對違規銷售商戶、非法生產改裝窩點,要嚴厲查處、堅決取締,全市范圍要實現禁產、禁售,堅決控制住增量。
對于普遍存在的物流寄遞行業使用非法三輪車問題,傅政華表示,郵政、交通運輸等部門,要抓緊研究替代車型,統一規范管理。對無牌無證、違規上路的非法三輪車,公安、城管、交通執法等部門今后要聯合執法、高限處罰。
整治貨車亂象
公安交管部門今年將繼續堅持嚴查嚴管,對大貨車闖禁行、嚴重超載、遮擋污損號牌等突出交通違法行為開展嚴厲打擊。住建、市政市容部門將建立工程運輸車輛、企業市場準入和市場退出機制。施工工地運輸車輛必須做到“三不進、兩不出”:無準運證、密閉裝置破損、排放不達標的車輛,不許進工地;超載,遮擋污損號牌、車身不潔車輪帶泥的車輛,不許出工地。
整治機動車停車亂象
今年,各區縣政府將積極在具備條件的老舊居住區挖潛建設停車設施,鼓勵企事業單位對外開放內部停車位。交通、交管部門將在部分路段實施夜間限時停放試點。
交管、城管、治安、運管等部門將協同執法,堅決打擊違反禁停、限停規定,以及占用機動車道、占壓消防通道和盲道、出租車揚招站等違法違章停車行為,推動創建100處“停車示范街區”。治理私劃占道停車位、私裝地樁地鎖將納入整治內容,開展常態化執法。
整治自行車道步道環境
本市自行車出行比例已經從1986年的63%下降到15%。交管部門將大力整治自行車道步道環境,由“以車為本”向“以人為本”回歸,選擇重點路段開展自行車示范街建設,與機動車道實施硬隔離,形成相對完整的自行車專用道系統。
2014年,全市要完成三環以內80條城市道路的自行車道和人行步道整治,同時逐步擴大試點區域,連線成片,發揮規模效應。
違法建設整治不力 市財政將緩撥區縣土地收益
市委常委、副市長陳剛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小產權房”清理整治工作力度,一方面嚴控新增,另一方面嚴打交易過戶,切實斬斷“小產權房”建設和銷售利益鏈條,加快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嚴打“小產權房”交易過戶將抓好村莊和中介兩個關鍵環節,對發現“小產權房”的村莊,公章要統一收歸鄉鎮代管,對情節惡劣、以權謀私的村干部,公檢法和審計等部門要積極介入,深挖背后的違紀行為。對從事“小產權房”交易的正規中介,工商、住建等部門要加大綜合監管力度,暫停網簽資格,對黑中介一經發現要堅決進行處罰和取締。
對于新增違法建設,全市將嚴防死守,堅決管住。利用科技手段加快覆蓋全市的遠程土地監控系統建設,做到“天上有衛星監測,空中有攝像監控,地上有人工監視,周邊有群眾監督”,編織起新增違法建設無處藏身的天羅地網,一旦發現,確保第一時間拆除,切實做到露頭就打和動態清零。
陳剛表示,對既有違法建設要狠下決心,堅決拆除。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全市對發現的賬外違法建設將納入績效考核,加大問責力度。存在安全隱患或嚴重影響城市形象的違法建設必須加快拆除進度,堅決杜絕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今年上半年拆除任務總量不少于去年下半年拆除總量。
本市還將探索建立市財政收益撥付與治理違法建設掛鉤聯動的獎懲措施,對違法占地突出的區縣暫緩撥付土地出讓政府收益。對個人,加快將違法建設信息納入個人征信系統,建立政府強拆的費用追償機制,讓違法責任人付出高昂的經濟成本和長遠的信用損失。
借鑒奧運經驗 保障APEC會議空氣質量
副市長張工在部署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時表示,今年將要借鑒北京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經驗,從京津冀周邊地區、全市和懷柔區三個層面入手,扎實做好清潔城市、執法監管、應急聯動等工作,努力保障APEC峰會期間的北京空氣質量。
其中全市范圍內在APEC會議期間將組織聯合執法、專項執法,深入開展清潔城市、控制揚塵全民行動,加強空氣質量應急管理。懷柔區要在會前完成11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北汽福田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等措施。
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已經確定,今年全市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是: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5%左右,達到85微克/立方米,其中房山、大興、通州、門頭溝等區縣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6%左右。
具體措施包括:
四大燃氣熱電中心年內全部建成投用替代燃煤發電機組,壓減920萬噸電煤。
市發改委牽頭壓減全市燃煤260萬噸,東、西城加快建設無煤區,完成1.7萬戶清潔能源改造。
市農委牽頭完成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減煤換煤120萬噸以上。
市環保局牽頭完成更新20萬輛老舊機動車、基本淘汰黃標車等任務。
市科委牽頭推進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發展,力爭達到2萬輛。
市經信委出臺禁止新建和限期退出的高污染工業項目名錄;會同有關區縣退出鑄造、瀝青防水卷材、燒結磚瓦、家具等高污染企業300家。
市經信委、市環保局組織完成百家企業污染防治、減排治理的技改工程。
市交通委將全年配置小客車指標降低為15萬輛,將機動車保有量控制在560萬輛左右。
市市政市容委、市水務局加強道路清掃保潔,新工藝作業覆蓋率達到85%以上,城市主干道再生水沖洗使用量力爭達到9.6萬噸/日。
今年新增平原造林35萬畝 基本完成百萬畝目標
副市長林克慶表示,今年全市綠化和水環境建設總體目標是,林木綠化率和森林覆蓋率各增加1個百分點,城市綠化覆蓋率增加0.6個百分點,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5.9平方米,污水處理率達到85%,萬元GDP水耗降低4%。
按照“三年完成主體建設、四年掃尾”的要求,今年全市將再新增平原造林綠化面積35萬畝,形成12處大規模城市森林,使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由20.85%提高到24.65%,基本完成百萬畝造林主體工程。
圍繞APEC會議景觀環境服務保障工作,重點完成雁棲湖生態示范區公共景觀和核心島的綠化美化建設。加快東郊森林公園、未來科技城濱水公園、永定河生態發展帶等重點功能區的綠化建設,建成環二環、溫榆河等市級健康綠道200公里。完成100個老舊小區、30條胡同街巷的綠化改造,完成屋頂綠化10萬平方米、垂直綠化50公里。
與此同時,還將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和新農村綠化美化建設,重點抓好100個村莊綠化美化,完成區、鄉級公路河道綠化300公里。推進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太行山綠化等國家級重點生態工程,完成山區人工造林1萬畝、封山育林2.2萬畝、彩葉造林2萬畝。完成林木撫育60萬畝、低效林改造2.7萬畝,建設千畝以上示范區10處。
本市還將繼續實施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廠建設三年計劃,年內完成昌平未來科技城、亦莊核心區等14座再生水廠建設,續建清河第二、槐房、定福莊、高安屯等18座再生水廠,新開工建設海淀上莊、通州張家灣等再生水廠16座。新建改建污水管線554公里,新建再生水管線241公里。啟動西郊調蓄工程建設,完成72條段500公里中小河道防洪治理和23座下凹式立交橋泵站改造。結合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實施一批水系連通和循環利用工程,加快首都水資源戰略儲備和水環境營造。
APEC會議期間 周邊環境實現“六無”
副市長張延昆表示,今年APEC會議期間,相關區域將實現無違法建設、無環境死角、無暴露垃圾、無堆物堆料、無違規經營、無亂設置戶外廣告牌匾的“六無”標準。
為做好APEC會議及相關區域環境保障,今年本市將對懷柔城區及雁棲湖生態發展示范區,天安門地區、奧林匹克中心區等區域;長安街四惠橋至公主墳橋段,機場高速路沿線(含機場高速、機場北線及南線黃港橋至管頭橋等路段),二環、三環、四環、五環路等環路沿線,京承高速沿線三環路至懷柔段,京密路沿線三環路至懷柔段等沿線;APEC會議住地周邊、會場周邊及主要風景區周邊開展綜合整治。按照防暴標準固化城管、公安、交管等日常捆綁執法機制,對環境秩序各類違法行為實行全天候、無縫隙監管,做到盯死看牢。
針對群眾反映的環境突出問題,本市今年還將對街巷胡同、居住小區、校園周邊、郊區村莊等開展集中治理。實施中心城區100條街巷胡同、全市100個校園周邊和100個集貿市場周邊“三個一百”環境示范工程和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在跨區域和管理交叉地區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大力查處違法建設,全面消滅環境死角。對城市邊角地、征而未拆以及拆而未建等區域進行梳理整治,明確責任,強化日常管控,實現規范管理。
垃圾處理方面,今年將全面落實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提高資源化處理水平,逐步實現生活垃圾精細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年底前,海淀大工村焚燒廠等6個項目主體工程完成。今年還將對現存的176處非正規垃圾填埋場全面開展整治,今年力爭完成其中的100處。
此外,今年還將深入開展餐廚垃圾規范收集、運輸和處理工作,推進餐廚垃圾和廢棄油脂管理信息化建設,完善餐廚廢棄油脂專業化收運和資源化處理體系,建立排放登記制度,力爭全市餐廚垃圾規范收集率達到42%以上。
2013首都環境整治成績單
交通管理
全年共處罰各類交通違法行為1328萬起,查扣違法車輛6萬余輛,大紅門、蘋果園等一批亂點秩序明顯改觀。
在朝陽路開通本市首條潮汐車道,對41條胡同實施單行單停,新劃公交專用道10.5公里,新增城六區居住區停車位2.7萬個、出租車專用停車位632個、出租車揚招站600處,清理違規停車位5000余個,試點推廣錯時停車和居住區停車自治管理,有力改善交通環境。
打擊違建和治理“小產權房”
新增違法建設基本實現動態“零增長”,拆除違法建設2萬處、1261萬平方米,清理認定“小產權房”項目108個,已經處理94個,完全拆除7個,拆除建筑面積9.48萬平方米,處理違法違紀、失職瀆職的違法當事人41名,對9個項目施工單位、9家設計單位、5家測繪單位進行處罰和立案查處。
大氣污染防治
起草制訂《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率先執行第五階段新車排放標準,發布低硫煤及制品等9項嚴于國標的地方標準,出臺大幅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壓縮小客車總量指標等16項政策,市財政安排資金27.9億元創歷史新高。
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分別削減7.25%、6.29%,提前動態完成“十二五”減排任務,減排幅度繼續領跑全國,PM2.5年均濃度為89.5微克/立方米。
綠化和水環境
全年完成平原造林任務36.4萬畝,新增城市綠地1100公頃,全市林木綠化率、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57.4%和40%。
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一階段34條河道全面完工,20座下凹式立交橋泵站改造全面完成。新建和續建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29個,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6萬噸,再生水生產能力78萬噸。
環境整治和垃圾處理
實施區域環境建設達標工程,基本完成22處區域環境綜合提升任務;加大城鄉結合部、城中村整治力度,完成160條背街小巷、80個校園周邊、200個老舊小區、新開通地鐵沿線及站點周邊整治。
治理102處垃圾非法消納場所和52處大型垃圾渣土臟亂點,全市居住小區垃圾分類達標率達到60%,基本完成17條高快速路、29個路段的環境整治,60條市級、180條區級達標道路建設和二環內主要干道架空線入地任務完成。
66.4%的居民認為去年環境與2012年相比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