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中國之前,他對
內蒙古的印象停留在“遼闊的草原”。在他的家鄉,他見到過關于
內蒙古的旅游宣傳海報。如今,在跟他的親人、朋友描述
包頭的時候,他會說“這里的人非常友好,生活越來越便捷,城市越來越開放了”
“我自己來”,拒絕了翻譯老師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的幫忙,Rey執意要用中文自己接受記者的采訪。
Rey是我市某早教機構一位注冊外籍教師,菲律賓人。先后在臺灣省、
吉林省工作,于10年前選擇了在
包頭長期生活和工作,因為
包頭“生活舒適,支付給我的工資讓我滿意”。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
10年間,他逐漸變成一位“
包頭通”。外籍同事、朋友與房東有了糾紛都喜歡來找他幫忙。雖然表達復雜的意思仍需要借助英文,但他能用中文與中國朋友完成基本的交流,他的中文同事甚至還見到他與保潔阿姨“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飚此地話”。
來中國之前,他對
內蒙古的印象停留在“遼闊的草原”。在他的家鄉,他見到過關于
內蒙古的旅游宣傳海報。如今,在跟他的親人、朋友描述
包頭的時候,他會說“這里的人非常友好,生活越來越便捷,城市越來越開放了”。
初到
包頭時,市民總對他抱有好奇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走在大街上總有人停下腳步走到另一邊看我”,而現在人們不僅不會看他,甚至總在嘗試用英語與他交流。
他到
包頭的時候,“只有包百和王府井,維多利商廈、世貿酒店、包百地下商城還沒有呢”,連“麥當勞也只有一個”。而如今,華聯、萬達、蘇寧,到處都是大商場。
剛到
包頭時,最讓他不習慣的是,商場晚上早早地就打烊了,“Eleven、菲林,酒吧就只有幾個”,不像他在菲律賓時“24小時都在營業”。如今
包頭的夜經濟也越來越發達,大大小小酒吧200多家,“晚上跟朋友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去酒吧可以喝到兩三點或者更晚再回家”。
酸粉是一種菲律賓調味品,來
包頭后買不到,一直讓他心心念念。如今“王府井、沃爾瑪進口專柜”以及滿大街的進口商店,讓他可以買到很多自己家鄉的“味道”。就算實體店買不到,“我還可以上網買”。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
剛剛到
包頭工作時,他所在的早教機構還處在草創階段,教師只有幾名,地方很小,來報名的家長多在中年。如今,他感覺
包頭的家長越來越重視早教,他所在的早教機構都已經開了好幾家分店,來報名的家長年紀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趨于年輕化,“很多都在25歲以下”。
他常常跟家長、朋友聊天,發現
包頭人的見識、思想與十年前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他猜測,這與“
包頭人越來越喜歡出外旅游”有很大關系。
羊雜碎、燒烤、火鍋是Rey最喜歡的
內蒙古通遼墻體廣告本地食物。涮羊肉要吃快樂小羊,燒烤非德隆烤翅不可,路邊攤的烤冷面,他在朋友圈力薦他的老朋友,烏蘭道
溫州步行街北口那家。他與
包頭已經結下了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