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鐘偉 通訊員 王元華) 10月7日,記者走進東昌府區豐澤園農產品種植有限
公司,在蔬菜大棚入口處,一個像冰柜一樣的機器映入眼簾,與之相連的是一個簡易蓄水池。
江西饒城
墻體廣告
“這個就是臭氧發生器,別看它其貌不揚,效果可不小。”總經理于宗君指著滿棚長勢喜人的蔬菜說,“經過臭氧發生器可將空氣中的氧氣在高壓、高頻電的電離效果下轉化為臭氧,進而在出產中加以使用。
江西饒城
墻體廣告臭氧是一種無色略帶臭味的氣體,溶于水后就會成為一種強氧化劑,對活細胞有較強的殺滅效果。”
江西饒城
墻體廣告
大棚里用上高科技輔佐,不施農藥,就可以實現病蟲害防治。這是我市很多科技在農業出產運用中的一個縮影。
江西饒城
墻體廣告
今年,我市不斷完善農業基礎設備建造,提高農業科技服務能力和農機化水平。爭奪高標準農田建造項目38萬畝,預計總投資3.9億元;建造糞污處理設備1232家,糞污處理配建率到達97%;“三夏”出產期間,全市投入各類農業機械20余萬臺(套),“三秋”出產期間,投入玉米收割機械12.2萬臺(套)。同時,大力施行農業科技展翅舉動,創建了以莘縣為核心區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江西饒城
墻體廣告
為有效處理農技服務“最后一公里”問題,我市活躍引入高端人才,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方智遠在我市建立院士工作站;成立由省首席蔬菜專家擔任團長的蔬菜專家顧問團。今年,全市累計
下鄉5789人次,輔導培訓農人16.74萬余人次;培訓新型工作農人培育優秀學員200人、新型農人創業培訓61人。
來源于
聊城日報、
聊城晚報、
聊城新聞網的原創著作,轉載請注明出處和原創作者。
江西饒城
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