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苗苗 文/圖】“分錢了,俺真是高興!”10月12日,浚縣白寺鄉白寺村一位鄉民在白寺村土地股份協作社舉辦的保底分紅發放大會上說。當天935戶鄉民共領到首筆分紅148萬元,該村成為浚縣“股改分紅第一村”。
當天上午,鄉民們早早地來到村委會廣場,等待著協作社分紅。廣場中間的桌子上放著148萬元現金。鄉民李明文說,“三變變革、五大協作”讓鄉民成了股東,領到了錢。
本年5月底,白寺村被列為浚縣“三變變革、五大協作”試點村,村里建立了團體財物、土地、勞務、旅行、置業5個股份協作社,經過組成股份協作社,村里的運營性財物被折股量化,935戶7025名農民成為村團體的股東,解決了長期以來
鄉村團體財物不清楚、所有權被虛置等問題。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
該村土地股份協作社于本年7月2日建立。協作社建立之初,鄉民楊福同首先報名入股。他給記者算了筆賬,家里十幾畝地,種普通玉米、小麥一年下來也掙不了1萬元,兒子兒媳在外面
公司上班,兩個人一個月工資1萬多元,不但不肯回村種地,還勸他到
公司上班。于是,他將土地以每年每畝350元的
價格流通出去,自己也到
公司上班。“曾經一畝地一年350元人家還不肯意承攬,現在一畝地一年至少能收入700元,入股協作社拿的錢比自己承攬出去的收益高得多!”楊福同說。
白寺村土地股份協作社建立一個月,就吸納了該村935戶鄉民4542畝土地入股。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
白寺村土地股份協作社理事長王建忠告知記者,在充沛征得股東代表的意見后,協作社與該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簽訂土地流通協議,將土地交給他們運營,每年分兩次為入股鄉民分紅,其間保底分紅每年每畝土地600元,收益分紅每年每畝土地不少于100元。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
作為運營主體之一的楊保漢給記者算了筆賬,他說:“從協作社一致流通的土地地塊相連,便利大型機械作業,并且協作社跟農資
公司簽訂了協議,農資
價格比零買優惠了三四成。咱們又跟
河南省偉一種業有限
公司簽訂了育種協議。現在這樣做,咱們不吃虧,入股農民也能從中獲益。”
據了解,在土地流經過程中,協作社還整理了地塊之間的邊角荒地,使團體土地添加了300余畝。這些土地經過協作社一致招租發包,加上每畝地100元的價差,村團體每年將添加60余萬元收入。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
延伸閱讀
啥是“三變變革、五大協作”
“三變變革”即資源變財物、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資源變財物”指村團體以團體土地、森林、草地、荒山、灘涂、水域等天然資源性財物和房子、建設用地(物)、基礎設施等可運營性財物的使用權評估折價變為財物,經過合同或許協議方式,以本錢的方式出資入股企業、協作社、家庭農場等運營主體(以下簡稱運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資金變股金”包含財政資金變股金、村團體資金變股金及鄉民自有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指農民自愿以自有犁地、林地的承攬運營權、宅基地的使用權,以及資金、技術等,經過合同或許協議方式,出資入股運營主體,享有股份權利。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
“五大協作”就是展開
鄉村團體產權制度變革,組成團體財物股份協作社;展開土地承攬“三權分置”,組成土地股份協作社;展開充沛就業村社建設,組成勞務股份協作社;展開
鄉村旅行,組成旅行股份協作社;展開
鄉村金融制度變革和精準扶貧,組成置業股份協作社。
河南鶴壁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