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為弘揚經典、傳承文脈,北京文物保護基金會名譽理事長、《清敕修大藏經》經版修正保護項目委員會首席專家、總參謀延藏法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蔣國興、孟樹鋒、陳阿金等七位社會人士向
甘肅省博物館捐贈了原版刷印的《清敕修大藏經》。
甘肅省文物局馬玉萍局長向捐贈者代表延藏法師頒發了保藏證書。
甘肅嘉峪關墻體廣告發布
據悉,大藏經是釋教經典的總集,簡稱藏經,有多個版本。《清敕修大藏經》又稱《乾隆大藏經》或《龍藏》,是我國古代最后一部官刻漢文佛藏。其不僅包含釋教經典,還收錄了元、明、清歷代高僧大德的章疏、論著、語錄、史傳和目錄等,觸及政治、經濟、文明、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極高的歷史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
甘肅嘉峪關墻體廣告發布
《清敕修大藏經》始制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從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開雕,至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竣工,雕成經版79036塊。經版初刻完成后存于故宮武英殿內。2009年,經國家相關部門同意,《清敕修大藏經》文物保護項目正式發動,其經版第一次有了
現代化專業倉庫寄存,丟失或損壞的經版被全部補齊并修正,同時建立了數字化科學檔案。刊印完成后,延藏法師將《清敕修大藏經》共95箱和三件藝術珍品無償捐獻給
甘肅省博物館。
甘肅嘉峪關墻體廣告發布
甘肅省博物館館長賈建威表明,《清敕修大藏經》(原版印刷本)入藏極大地豐富了收藏,對研討絲路文明、敦煌文明將起到活躍的推進效果。往后,
甘肅省博物館將深化發掘《清敕修大藏經》包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價值理念、道德規范等,經過舉辦展覽、開展學術研討和文明交流,充分發揮其利民價值和社會效益,為“一帶一路”建造增加動力,為不斷堅決民眾的文明自傲貢獻力量。
甘肅嘉峪關墻體廣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