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要點范疇開展成效顯著
業界建言未來需要點抓好可繼續性,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魯網10月14日訊 記者從2019我國普惠金融世界論壇上得悉,我國普惠金融開展成效顯著,要點范疇金融服務獲得感明顯增強。未來,開展普惠金融要要點抓好可繼續性,進一步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進步風控和監管水平。
濟南墻體廣告
據我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潘光偉介紹,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方針,推進普惠金融開展,下降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截至2019年6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
鄉鎮機構覆蓋率達96%,全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9%;全國小微企業借款余額達35.6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借款余額10.7萬億元,較年頭增加14%;涉農借款余額34.2萬億元,普惠型涉農借款余額6.1萬億元,較年頭增加8%;全國扶貧小額信貸余額2287.6億元,扶貧開發項目借款余額為4247億元,全國334個深度貧困縣各項借款余額17366億元,較年頭增速7.9%。
濟南墻體廣告
我國普惠金融開展取得了很多成效,但當時在開展普惠金融的過程中仍存在不少挑戰。我國金融學會會長、央行原行長周小川表明,未來開展普惠金融的要點是要抓好可繼續性,特別是金融機構的財務可繼續性。要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進步風控和監管水平,實現激勵機制和社會責任間的平衡和更好結合,避免單個機構為短期利益而走偏。
濟南墻體廣告
央行征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表明,開展普惠金融的一大難點還在于信息不對稱。他表明,在借款之前,可把個人和企業信息,例如注冊登記信息、行政處罰和執行信息等作為替代數據使用,處理傳統金融服務無法處理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進步金融的可獲得性,并下降融資成本和不良借款率。
濟南墻體廣告
潘光偉表明,下一步,銀行業金融機構還應重視科技立異,讓優質的銀行服務觸手可及。繼續拓寬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能在服務范疇的實踐,不斷推進網點智能化、特色化轉型,加強電子途徑業務場景化、歸納化開展;不斷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擴展服務覆蓋面,增強客戶體驗,提高客戶黏性,將更高質高效的服務融入百姓生活和企業經營。(經濟參考報)
濟南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