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品種晉級滿意舌尖上的新等待
總書記關心的
大眾身邊事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豐收在望。種好糧、產好米、吃好飯,一頭連著農人的腰包,一頭牽著
大眾舌尖上的新等待。
四川資陽墻體廣告
九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在
河南調查時強調,要厚實實施村莊復興戰略,活躍推動農業供應側結構性變革,牢牢抓住糧食這個核心競爭力,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深化推動優質糧食工程。
“稻蝦米”“富硒米”“小包米”……從田間地頭到
大眾餐桌,曾經一碗一般的大米迎來新的“打開方法”。農業供應側結構性變革給
大眾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嘗得到的喜悅。
“蝦稻共育”讓大米更甘旨
加點豬油和白糖,嚴控水量和火候……這是
湖南省南縣金之香米業的出售總監王敏和同事們,經過整整一年的探究,發明的“煮飯秘籍”。
四川資陽墻體廣告
“一年的重復試驗,就為了讓我們出產出來的好米,把潛能充分發揮出來,煮出一鍋好飯。”王敏說,廠里出產的“稻蝦米”最便宜的每斤8.8元,最貴的每斤68元,不管買哪一種,都配有一份“秘籍”。
南縣地處洞庭湖內地,是個傳統農業大縣。曩昔,稻米質量不高,為了擴展商場,一些米廠之間打“
價格戰”,每斤大米頂多賣兩元,利潤只要一兩分錢。
王敏所說的“稻蝦米”給這里帶來了起色。2015年,南縣開端選育適宜當地土壤和氣候的優質稻品種。每年春天將小龍蝦的蝦苗投放到田間,初夏時節收完蝦,再種一季水稻。“小龍蝦+優質稻”的形式,讓一畝稻田的平均收入超過3500元,比曩昔翻了好幾番。
四川資陽墻體廣告
“2018年,‘稻蝦米’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南縣副縣長武深樹介紹,目前全縣稻蝦種養規模達50萬畝,年產小龍蝦8萬噸,“稻蝦米”24萬噸,歸納產值到達100億元。
曩昔在南縣,一些餐館里的米飯都免費供應,但“稻蝦米”正在逐漸改動這個傳統。一位餐飲從業者告訴記者,自家店里一桶米飯現已賣到15元,一些顧客的“飯量”卻是曩昔的兩三倍,“菜反而賣得少了”。
“加點功能”讓大米更養分
硒,這種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幾年前,關于老農人金寶軍來說,仍是個新鮮玩意兒。現在,喜獲豐收的他在黑土地上收成著新“硒”望。
黑龍江省方正縣三面靠山,一面臨江,耕地面積126萬畝,其間水田達100萬畝。代代務農,金寶軍靠十幾畝水田,一年只要2萬元的收入。栽培方法單一、農產品同質化等問題也曾一度困擾這個“魚米之鄉”。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一項土壤硒分布研討發現,我國土壤硒含量較低,需求外施硒肥補償缺乏。
四川資陽墻體廣告
大眾餐桌上的健康需求吹來一場田間變革。為了讓大米更有特色,方正縣與
黑龍江省農科院協作,探究富硒大米的出產方法。
“讓水稻‘吃飽’,才能長出富硒大米。”每年8月,幾十架無人機和上肥機在稻田上作業,經過噴灑葉面肥,提升水稻中硒的含量,種出的大米能夠協助人體彌補微量元素。
“我對農業供應側變革的理解,就是商場上需求啥,顧客想吃啥,農人就種啥。”金寶軍說,現在協作社實行訂單農業,“不少人點名要咱的富硒水稻。”
商場的熱捧最有說服力。本年,方正縣投入650萬元,免費為農戶供應硒肥和技術服務。全縣富硒水稻栽培已由最初的1個村、100余戶,擴展到8個
鄉鎮、1萬多戶,栽培面積達62萬畝。火起來的“富硒米”帶動農人增收3000多萬元,成了名副其實的富民工業。
四川資陽墻體廣告
為了滿意日漸增長的商場需求,方正縣里的一家企業本年建起了一條年產60萬噸的富硒大米出產線。從大米脫殼到加工包裝整個流程完成了數字化、智能化。企業負責人顧冰松說,新加工方法不僅大幅提高了出產功率,更確保了出產安全,讓更多
大眾吃上健康、養分的富硒大米。
“按頓包裝”讓大米更新鮮
“一小包是220克,能蒸出三碗米飯。一次拆一包,正好夠三口之家吃一頓。”在
吉林省輝南縣
朝陽鎮興德村,物元農場營銷總監陸曉泉向記者介紹。她手里托著一個只要巴掌大小的“小包米”,如同小零食一般,容貌心愛。
隨著金黃的水稻進入收成季,1000多畝有機稻田收割已挨近尾聲,一車車水稻正進倉入垛。和鄉民們曩昔成噸成噸的賣大米不同,農場把新收成的水稻,帶著稻殼儲存在倉庫里,這種方法在
農村并不多見。
“有訂單才加工,帶殼儲存更保鮮,大米質量更好。”陸曉泉說,“小包米”17.8元一包,不僅方便食用,還利于儲存,深受年輕顧客歡迎。每年35萬斤的產量,當年就能出售一空。
不僅賣大米,農場還面向顧客供應“售后服務”。在他們的客戶微信群里,專門的養分師不斷根據客戶的個人口味和身體健康狀況,推出定制食譜。農場的有機大米每斤20多元,依然十分熱銷。
四川資陽墻體廣告
為何如此受歡迎?包括陸曉泉在內的農場經營者,都是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五年前,他們來到興德村流通土地、建加工廠,挑選
有機肥料、人工除草、生物防蟲,稻田里還養起了鴨和蟹。
當時,種了20多年水稻的村黨支部書記國洪義說,這些娃娃們仍是太年輕,哪懂莊稼地里的事兒。沒想到,好一頓“折騰”下來,讓鄉民們開了眼,也服了氣,開端跟著這群大學生一起干。
現在,農場憑借標準化栽培辦理和電商出售平臺,栽培的有機大米求過于供。農場還搞起了“私家訂制”,顧客能夠租一塊田,經過田間的攝像頭,就能夠看到大米從播種、出產、收割到加工的全過程。這種私家訂制服務現已覆蓋500多個農戶,數量還在不斷添加。
四川資陽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