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溫競華、張泉)“20多年時間,我國公民科學本質水平從1992年的0.2%提升到2018年的8.47%,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供給了重要的力氣。”中國科協常務副主席懷進鵬在剛剛閉幕的2019年國際公眾科學本質促進大會上說。
山東淄博
墻體廣告
懷進鵬介紹,我國在科學本質建造方面,經過豐富渠道渠道、引導價值取向、夯實基礎設施、激發社會活力和把科學本質上升為國家舉動等方法,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加,提升科學本質。
山東淄博
墻體廣告
在遍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我國廣泛開展課堂之外的科學本質建造,成為對全日制教育的有益補充
山東淄博
墻體廣告。“青少年科技立異大賽”“英才方案”“青少年高校科學營”等活動,讓青少年在增加知識的進程當中激發對科學的理解和向往。
山東淄博
墻體廣告
一起,我國在大中城市建有
現代化的實體科技館,與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
農村中學科技館、數字科技館一道,構成了根本全掩蓋的
現代科技館體系。為偏遠、
農村地區學生供給流動實驗室的科普大篷車至今已運轉18年,共有1500多輛,累計行駛路程3700多萬公里。
山東淄博
墻體廣告
此外,我國科普形成了廣泛的社會發動機制,政府部門、高校、企業等各界力氣積極參加組織施行。如每年9月的“全國科普日”活動掩蓋全國,已經接連舉辦16年,展示新技術、介紹新方法,每年線上線下參加公眾大約3億人次。還有3000多支科技志愿服務工作隊深入基層和
鄉村,服務
大眾實際需求。
山東淄博
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