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剛剛!
山東最長高速公路地道——澇坡地道雙線貫穿10月20日上午10時30分,伴隨著一聲炮響,由
山東高速路橋集團承建的省內最長高速公路地道--濟泰高速澇坡地道完成雙線貫穿,標志著濟泰高速建設獲得突破性進展。
山東泰安墻體廣告
9時許,記者來到
濟南市市中區濟泰高速澇坡地道進口處,地道口關閉,“現在地道內工作人員還在施工,過會爆炸前他們將悉數撤離。”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告知記者。
山東泰安墻體廣告
據介紹,澇坡地道左線設計全長3230米、右線3315米,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規范建設,設計行車速度120公里/小時,是濟泰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澇坡地道IV、V級脆弱圍巖占比高達83%,存在淺埋、偏壓、涌水等地質困難,而且下穿三條國防巷道,交叉作業多、施工難度大、安全危險高。為保證安全質量,
山東高速路橋集團約請我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省地礦工程勘察院等地質專家,多次召開證明評審會,優化施工方案,建立地道施工安全預警信息反饋系統,做好全程超前地質預報與監控量測等工作,有效克服了開挖斷面大、埋深淺、易崩塌、易滲水等施工困難,為地道施工供給了可靠的技能保證。工程辦理方面,
山東高速路橋集團執行“高規范、嚴要求、零容忍”辦理理念,按照“短進尺、弱擾動、強支護、快關閉、勤量測”的進程控制,嚴厲管控地道開挖、初期支護、防排水等施工關鍵工序,向安全要效益促質量,保證了施工安全有序、平穩推動,完成了安全“零事端”、質量“零缺點”。
山東泰安墻體廣告
山東高速路橋集團加大新技能、新設備、新工藝立異應用,提升工程品質。目前,依托澇坡地道工程建設,
山東高速路橋集團聯合
山東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開展的《山嶺地道施工進程圍巖變形響應與動態控制應用研究》《地道用高性能襯砌混凝土的研制及工程應用研究》,有效處理了巖體結構信息主動解譯、圍巖等級動態鑒定、多目標組織設計優化、地道初支二襯混凝土開裂滲漏水等山嶺地道施工難題,兩項課題經過
山東省經信委立項,可申報國家專利5項。
山東泰安墻體廣告建立4項質量辦理體系QC小組,研制的地道仰拱虛渣整理的新設備,處理了傳統辦法整理不徹底,仰拱開裂、滲水、翻漿等難題;研制的掌子面作業臺車,處理了施工作業死角形成超欠挖、臺車
移動不便等難題;立異的地道初支噴發砼施工工法,成功降低了噴發混凝土回彈率。
山東泰安墻體廣告
作為
山東省高速路網中長期規劃“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中的射四線,濟泰高速起自
濟南二環東路南延,結尾位于
泰安市徂徠鎮,全長55.9公里,預計2020年6月通車。工程建成之后,
濟南到
泰安將完成半小時直達,對進一步完善
山東省高速公路網布局,改善
濟南泰安東部區域交通條件,促進省會城市圈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濟泰高速沿途經過
濟南南部山區和
泰安泰山景區、徂徠山、汶河景區,被譽為省內“最美高速公路”,通車后可為
濟南-
泰安旅游景區新增一條對外連接通道,將大大促進“泉城”
濟南及“前史文化名城”
泰安的旅游資源開發。
山東泰安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