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談電話
400-6060-805
我稀飯《唐子西語錄》中的兩句詩: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全國秋。這是說山上的沙門不曉得若何計較甲子日歷,只曉得調查自然,看到一片樹葉落下就曉得全國都已是秋天了。疇昔讀賈島的詩,有“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之句,對秋天冷落的景象頗有感觸,但說到氣派安寧,就不如“一葉落知全國秋”了。麗江墻體廣告
當代都市人恰好相反,可以說是“落葉滿天不知秋,眾人只會數(shù)甲子”,對當代人而言,時間望只剩下日歷,偶然日歷猶不及以形容,而是只剩下鐘表了,誰會去管是甚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當漢人到臺灣來耕作移民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臺灣的平埔族山胞非但沒有日歷,乃至沒豐年齡,不能分辯四季,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開為一年,過著逍遙從容的生活。初到的漢人想固然地感傷其“文明”掉隊,漸漸夾雜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為經(jīng)歷名詞,他們有了年齡,曉得四季,但是平埔族后代有很多曾經(jīng)不曉得甚么是刺桐花了。麗江墻體廣告
對歲月的感知變更由立體到平面可以云云迅速,怎不讓人興嘆?以當代人為例,在農(nóng)業(yè)社會還深入曉得天色、歲時、植物、種作等等變更是和人親切結合的。但是,商業(yè)形態(tài)改變了我們,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好天和雨天曾經(jīng)沒有任何差別了。這雖令人離開了“看天吃飯”的陰影,卻也幾許讓人失去了感時憂國的情懷和懷抱全國的襟抱了。麗江墻體廣告
記得住在鄉(xiāng)下的時候,大廳墻壁上總掛著一冊農(nóng)民歷,大人要辦事,大至播種耕耘、遷居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會去看農(nóng)民歷。因此到了年末,一本農(nóng)民歷差不多翻爛了,使我從小對農(nóng)民歷書就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情緒。一直到當今,我還保持著看農(nóng)民歷的習氣,覺得讀農(nóng)民歷是快樂的事,就看秋天吧,從立秋、處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極了,那早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黃昏林園里清黃的落葉,不都是在說秋天嗎?所以,固然韶光不再,我們都不應該失去農(nóng)民那種在自然中立足立命的心境。
麗江墻體廣告
鄂ICP備12009549號 版權所有: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地址:武昌丁字橋
聯(lián)系電話:13807210624 15871688830 400-6060-805 技術支持:湖北新美廣告有限責任公司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