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球網報道 記者 郭媛丹】進入11月下旬,參加東盟防長擴大會反恐專家組聯合實兵演習的參演國官兵,正在為最后的實兵演習進行準備。各層級指揮員在多功能推演室進行研討交流,制定方案計劃,參演的中外官兵已經為記者呈現出一幕幕“酣暢淋漓的動作戲碼”。
毫無疑問,反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恐聯合實兵演習肯定是一出緊張刺激的動作大片,也最容易使人聯想到飛機轟鳴、炮火陣陣、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兵從天降的畫面。實際上,這些激動人心的場景靠的是一個緊張但秩序井然的中樞指揮機構來展現。來自參演國軍隊以及東盟軍事醫學中心的各國指揮人員共同組成了此次實兵演習聯合反恐特遣部隊指揮部以及聯合反恐特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混大隊指揮部兩級指揮機構,負責組織指揮。
此次演習同時也為這些多國反恐專業人士研討國際反恐重難點問題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當這些專業問題密密麻麻地出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現在大屏幕滾動時,《環球時報》記者在現場感到這幾乎就是反恐專業的百科全書。這些問題包括建立多國部隊聯合反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恐機制面臨的挑戰與決策、城市反恐作戰中如何應對多樣化爆炸物的襲擊、各種交通恐怖襲擊事件中重點關注的問題、恐怖分子和群眾應該如何甄別等重、難點問題。
聯合反恐特遣部隊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廣西北海墻體廣告指揮部和聯合反恐特混大隊指揮部的指揮員們以指揮要素和小組的形式就以上反恐行動常見的重、難點問題展開討論。付洋是中國駐滇某特種部隊的一名副營長,在此次反恐演習中,任反恐特混大隊指揮部參謀軍官。他所在小組討論的話題是“拿起槍就是恐怖分子,放下槍就是無辜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群眾,應該如何甄別”。來自菲律賓、泰國、印度、俄羅斯和中國的同行各抒己見,氣氛熱烈,在記錄板上不停地寫寫畫畫,將大家一致認同的觀點記錄下來。付洋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們小組有一位菲律賓的同志,他參加過多次反恐行動,實戰經驗比較豐富,因此他的觀點是基于經驗而來,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付洋所在的小組認為借助政府大數據和高科技設備進行識別也是一種方法,比如用生物識別、自動指紋識別、人臉識別、共享信息等等技術。作為有著十幾年的特種兵和偵察兵經驗的付洋,他認為此次反恐聯合實兵演習是一次很好的契機,各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的反恐力量能互相學習到更多的反恐專業知識。
來自印度、泰國、菲律賓、俄羅斯的反恐指揮員有很多實際的反恐案例,就相關經驗和教訓在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研討期間也相互做了交流。其中泰國皇家武裝部隊反恐行動中心是該國的專業反恐部門,由該國多軍兵種力量構成,能進入反恐行動中心的現役人員需要嚴格選拔,堪稱泰國軍隊中的精英。付洋和小組中的泰國反恐指揮員頻頻溝通了解各自的訓練方法,作戰理念,從而取長補短。
與此同時,付洋的其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它戰友正在某訓練場和泰國官兵開展直升機機降訓練。
該訓練場是此次反恐聯演的一個重要演習場地,設有地鐵站、公交車站、火車站、學校、民宅等等場所。
直升機機降訓練是奪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據點行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中直升機索降是行動的關鍵,可達到出其不意,攻敵不備,迅速營救人質的效果。
實施樓頂機降的直升機
廣西北海墻體廣告抵達預定位置后不停地進行盤旋,巨大的沖擊力讓地面的人員站立不穩。根據特戰隊員林文輝介紹,直升機盤旋一方面是為了確定最終索降位置,另一方面,為特戰隊員順利機降爭取時間。
與一般從直升機上快速抵達地面的索降不同,反恐行動的索降有其獨特性。偵察器材的使用使反恐行動的索降更隱蔽。第一個降落地面的特戰隊員落地即執行警戒任務,對隨后需要突入建筑物的隊員提供掩護,為營救任務打下基礎。
此外,特戰隊員配備的“凱夫拉”頭盔防護面比較廣,頭盔外附帶護目鏡、頭燈、夜視儀、降噪耳機等裝備器材。林文輝介紹,對于特種作戰隊員而言,敏銳的聽力非常重要,該頭盔采用半盔式設計,可有效減小對聽力等環境感知的影響。降噪耳機是為了防止在復雜作戰環境中對聽力的影響,同時也能通過耳機進行通聯傳遞指令。頭盔外側配有魔術貼,為偽裝識別提供粘合作用。
此外,特戰隊員身上著模塊化戰術背心。這是一種可拆卸組合式的背心,穿戴方便。可根據任務分工的不同,在背心上安裝不同的模塊,如
醫療包、工具袋、彈匣袋、防彈板等。還有其鏤空設計,可以通風透氣,在行動中提供舒適度,特別適合特戰隊員遂行滲透任務。在裝備方面,特戰隊員還配備有激光炫目器,在一定范圍內開槍,能對目標造成暫時性視覺障礙,在不造成傷亡的情況下產生攻擊和震懾對方的作用。
轉角拐彎系統是特戰隊員在搜索房間準備突入時,在射向和視角受限的情況下的又一反恐利器,利用該系統可對墻角另一側進行觀察,同時也能對一定范圍內的目標形成火力壓制,協助完成偵察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