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媽媽在哺乳期得了傷風,幾天后發現皮膚上有許多出血點,在
醫院查出血小板削減后網上“自我確診”為白血病,隨后呈現焦慮無法正常喂奶。近期,
武漢市中心
醫院血液內科醫師查出她并非白血病,并對她進行對癥醫治和心思疏導。患者現在恢復杰出,開始恢復哺乳。
洪湖墻體廣告 33歲的劉女士(化姓)家住
漢口,一年前生下二胎,現在還處于哺乳期。一個多月前,劉女士不小心傷風了,因為憂慮吃藥影響喂孩子,她就沒去
醫院,也沒有吃藥,就在家里喝水扛著。幾天后,劉女士發現手臂的皮膚上呈現了不少小出血點,沒過幾天四肢也呈現了不少出血點,置疑得了什么皮膚病。半個月前,她來到
武漢市中心
醫院皮膚科門診看病。其時,醫師為她進行血常規查看后發現其血小板只要1.5,正常人的血小板是100到300。隨后醫師主張她去血液內科看病。
洪湖墻體廣告 聽到“血液內科”這四個字,劉女士一會兒緊張起來,憂慮自己得了什么血液系統方面的沉痾,于是她沒有去血液內科,而是直接回家后上網查了起來。在網上查了一個多小時后,劉女士越來越覺得自己的癥狀跟白血病很像,心思壓力越來越大,當晚還失眠了。第二天,劉女士精神狀態非常差,認為自己就是得了白血病,變得越來越焦慮,無法給孩子正常喂奶。
洪湖墻體廣告 四天前,劉女士在家人的勸說下總算又來到
武漢市中心
醫院血液內科看病。經查看,醫師確診劉女士得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削減性紫癜。劉女士從未聽過這個病,依舊憂心忡忡。管床醫師金婷和孫瓊一有時間就到病房對劉女士進行心思疏導,告訴她免疫性血小板削減性紫癜并不可怕,不是一切的血液內系統疾病都如白血病那樣難以治愈。經過疏導,劉女士的心病總算化解,在接受了促血小板生成醫治等對癥醫治后已逐步恢復,開始正常給孩子喂奶了。
洪湖墻體廣告 該院血液內科主任王紅祥介紹,免疫性血小板削減癥(ITP)是一組免疫介導的出血性疾病。以骨髓中生成血小板的巨核細胞發育成熟障礙,使得血小板生成削減,且血小板表面膜糖蛋白特異性自身抗體呈現,導致血小板過度破壞及血小板生計時間縮短,終究引起廣泛的皮膚黏膜及內臟出血等為特征。免疫性血小板削減性紫癜與人體免疫力有關,女性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亦可發病。
洪湖墻體廣告 王主任提示,現在許多患者喜愛在網上“自我確診”疾病,這是不科學的,如發現身體有異常仍是應到
醫院就診,以免耽擱病情。
洪湖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