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百度首頁
百度首頁xinmei113344
山水相連 昆碧情深——寫在
昆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兩周年之際天眼新聞
發布時間:12-1615:18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集團官方帳號山水相連 昆碧情深
——寫在
昆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兩周年之際
廖 凱
昆曲之都,武陵之源。
昆山,長江中下游的一個經濟強縣,連續14年位于全國百強縣之首,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2000多年的建城史,是百戲之祖——昆曲的發源地和改革開放與高質量發展的前沿陣地。
碧江,黔東門戶的一顆明珠,是
銅仁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山水經典,一城神仙”之美譽,先后獲“中國西部名城”“中國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國宜居宜業典范區”等殊榮。
千山萬水阻不斷、千辛萬苦來相聚。
昆山·碧江相隔1500多公里,跨域5省,不懼群山阻隔,不畏路途艱辛,因東西部扶貧協作而緊密連接在一起,成為攜手共建、同赴小康的一家人。
2013年12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開展對口幫扶
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江蘇與
貴州、
蘇州與
銅仁正式建立結對幫扶關系,
昆山與碧江因此成為了協作共建的兄弟單位。
2017年12月,
昆山碧江兩地簽訂了《東西部幫扶協作脫貧攻堅合作協議》,合作不斷深入、關系不斷融合、交流不斷加強,形成了各層面、多元化、全領域的扶貧協作新格局。
兩年來,
昆山碧江兩地跨越千山萬水,在真摯頻繁的交往中結下深厚情誼,兩地在園區共建、招商引資、教育
醫療、人才培養等方面展開務實合作。用責任和擔當書寫"東西部扶貧協作"精彩答卷 。
11月12日早上,
昆山市委宣傳部組織人民網、新華日報、
昆山日報等媒體到碧江采訪,當采訪團在崎嶇的山路上盤旋了近兩個小時來到位于碧江區東南部最偏遠的六龍山鄉興隆社區龍田村民組時,年逾80歲的陳花珍老人拿著一個裝滿板栗的大碗等在外面。并將板栗送給采訪團的各位記者品嘗?!拔覄倓偛胖滥銈兪?a href="http://www.zzkailai.com/news-jskunshan.html" target="_blank" style="font-family:'宋體';">
昆山來的客人,你看我,什么都來不及準備,這碗板栗是我一個一個剝好的,請你們吃,更希望你們能幫我帶給
昆山的領導嘗嘗。謝謝
昆山幫助我們造了這樣好的房子!”
陳花珍老人說的是當地失火后,
昆山捐贈100萬元用于當地村民房屋重建的事情。2017年底,正當碧江全區上下如火如荼推進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一場無情的大火瞬間將的龍田組村民變為一無所有,脫貧攻堅變得愈加渺茫。 作為對口幫扶單位,
昆山市時刻牽掛著碧江碧脫貧攻堅深入開展情況,獲知六龍山整個村寨發生火災后,更是關注關心著受災群眾的生活情況。2017年12月21日,時任
昆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小剛來到六龍山鄉,為這里的受災群眾送去100萬元房屋重建資金。
正是因為有了
昆山的無私援助,兩年后,受災村民住上了新房。“歡迎你們,快來看看我們的新家吧!”見到
昆山來的客人,熱情的六龍山鄉老鄉不僅第一時間向
昆山采訪團送上印有“贈
昆山市人民政府 真情捐助 情真意切”字樣的錦旗,而且激動地領著采訪團參觀他們的新家。
一碗板栗捧出一份淳樸的碧江百姓與
昆山人民血濃于水的深情。“如果把對六龍山
鄉村民的援助比作一個重要的‘點’,那么
昆山在對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中走的是點、線、面全面開花的道路。” 碧江區委常委、副區長,昆
山東西部扶貧協作碧江工作小組組長孫道尋告訴記者。
在“面”上,昆碧兩地黨政主要領導堅持互訪,建立兩地聯席會議制度。兩年來,雙方召開高層聯席會議4次。為統籌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各項工作,還建立季度推進、月度協調、專題研究工作制度。同時,
昆山碧江兩地還出臺了2018年、2019年《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要點》,明確了任務書、時間表,進行掛圖作戰;建立了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臺賬和相應考核機制,對利用扶貧資金、幫扶財政資金建立的區級、鎮級和村級扶貧項目進度進行跟蹤,推動扶貧項目落地生根。
在“線”上,兩地部門之間頻繁合作,區鎮之間交流密切。目前,兩地部門對口結對實現全覆蓋,兩年來,部門交流互訪1000余人次。
鄉鎮項目結對全面啟動,碧江區13個鄉(鎮、街道)與
昆山的
鄉鎮以項目化方式進行了結對,瓦屋鄉與周市鎮共建食用菌項目、和平鄉與陸家共建油茶項目等。碧江8個深度貧困村與
昆山8個經濟強村建立“一對一”結對幫扶關系。高壩田藍莓園、坪茶“昆碧幸福里”、范木溪精品民宿等項目建設相繼落戶碧江。
初冬時節,行走在碧江區壩黃鎮高壩田村的藍莓試種基地,看到一株株藍莓苗,記者感受到的不是寒風蕭瑟、濃濃冬意,而是勃勃生機和滿滿期待。藍莓試種基地項目是
昆山與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具有代表性的產業項目,該項目是張浦鎮和碧江壩黃鎮“
鄉鎮結對”、張浦七橋村與壩黃高壩田村“村村結對”后,共同引進
昆山鮮活果汁有限
公司實施的項目。
藍莓屬于高經濟價值作物,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是一般水果和蔬菜的4-8倍,非常適合云貴地區種植。以前,高壩田村大面積種植的是玉米、馬鈴薯等,
昆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后,適應市場需要,集中連片改種藍莓。該項目于2018年11月開工建設,流轉整合土地138畝,統籌整合建設資金85萬元。
“流轉土地有租金、就近就業有薪金、參與分紅有股金。小小一顆藍莓,給我們這里的群眾帶來 ‘三金’,村民們得實惠,開心得很?!北探瓍^壩黃鎮人大主席姚建榮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原來,該項目實行“
公司+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由
昆山鮮活果汁有限
公司負責提供藍莓樹苗、種植技術培訓指導、跟蹤服務、藍莓采購和兜底銷售。藍莓基地年利潤歸高壩田村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622”分紅模式進行分配,即60%年利潤用于建檔立卡貧困戶分紅,20%年利潤用于村級集體經濟積累,20%年利潤用于發放管理人員工資、勞務費和再投入?!凹胰嗽僖膊挥萌デЮ锾鎏龅耐獾卮蚬ち耍诩议T口就能賺錢,開心呢!”村民樊必玉說。
脫貧攻堅產業是最有力的支撐。產業興旺,群眾獲得感才能穩步持續提升。碧江區川硐街道板栗園村,距
銅仁主城區十余公里,依山傍水,竹木蔥綠,空氣清新,交通便利。適合發展旅游產業。
昆山駐碧江幫扶工作組在實地調研后,積極爭取
昆山旅游度假區的支持,旨在以
鄉村振興為引領,打造集休閑、度假、戶外運動、康養等于一體的東西部幫扶
鄉村示范基地。2019年7月12日
昆山·碧江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范木溪樹蛙部落精品民宿開工建設。
一批產業項目或動工建設或簽約落戶,一批與貧困村集體、貧困戶間建立利益聯結的扶貧項目得以實施,為東西部扶貧協作注入源源活水。昆碧兩地還完成了
銅仁·
蘇州產業園6.18平方公里核心區城市設計規劃的編制,由
昆山高新技術開發區全資子
公司——錦峰
公司進行實體化運作,并啟動了200畝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建設前期工作。目前已經簽約落戶項目11個,建立扶貧車間6個,有效帶動碧江及碧江區承接的區外易地移民搬遷貧困戶20000余人就業增收。
如果把項目支持比喻為“輸血”,那么人才支持就是增強碧江脫貧的“造血”功能。昆碧對口幫扶的情懷中不僅有資金、項目幫扶,還有人才幫扶。實現了脫貧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兩地互派教師、醫生和農技人員進行技術幫扶。在
銅仁市八小、
銅仁中
醫院開展教育和
醫療組團式幫扶,收到良好成效,
銅仁中
醫院通過了三級乙等
醫院評審。同時,創造性的開展了滑石鄉(白水大米)農業組團式幫扶,助推碧江農民增收和
鄉村振興。
兩年多來,依托
昆山36所學校幫扶結對碧江城區、
鄉鎮各類學校55所,近30名教師來碧支教。昆碧兩地通過校際互動交流、教學互動交流、學生互動交流,深化教育組團式幫扶工作。
昆山幫扶教師團隊傳授先進理念、先進經驗、先進教育教學制度,幫助碧江創建區域性優質學校,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學品質。碧江第八小學校長田景乾告訴記者,以前,八小是所比較薄弱的學校,援碧教師來了以后,碧江很多家長都想方設法把孩子送到八小就讀。“不論是70后的劉堅老師、楊麗清老師,還是95后的小方老師,援碧教師給我們學校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幫助我們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教師隊伍?!薄√锞扒iL動情地說。
兩年來,
昆山來碧支醫的工作隊,通過駐點幫扶、定期幫扶、交流學習等舉措,深化推進碧江區中
醫院對口支援工作。2018年5月,
昆山市中
醫院與碧江區中
醫院簽訂十年共建協議,計劃三年內幫助碧江區中
醫院建成三級
醫院。
昆山支醫工作隊先后對該院骨傷科、婦產科、神經外科等13個科室進行了
醫療幫扶。
昆山帶來的新技術,填補了包括胃癌根治術、甲狀腺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切除術等30項臨床技術空白,拓展了服務范圍,滿足了群眾的
醫療需求。
在
鄉鎮(街道)、深度貧困村、學校、
醫院結對全覆蓋的基礎上,吸引商會、協會和黨員、愛心人士等積極參與幫扶行列。
昆山13家企業到碧結對,累計捐贈超過300萬元;
昆山工商聯(總工會)整合企業資金50萬元建立扶貧資金池,定向扶持10個產業項目,并于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昆山青商會、
昆山女企業家協會,巴城正儀商會、巴城蟹業協會,張浦女企業家協會等協會總捐助70萬元,用于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留守人員關愛,1048戶
昆山黨員干部家庭與碧江區2019年788戶脫貧戶結對,實現結對全覆蓋。
2018年碧江區在脫貧攻堅國家第三方評估檢查中,以“零漏評、零錯退、群眾認可度97.64%”的成績精彩出列。如今的碧江,貧困村全部出列,剩余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清零”。貧困群眾再也不愁吃、不愁穿,到處是“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的喜人景象。
武陵之都碧江,坐落長江支流的沅水上游錦江之濱。
江南魚米之鄉
昆山,居于長江下游的陽澄湖畔。
千里扶貧路,可是再遠的路,割不斷昆碧兩地群眾一家親的深深牽掛。
跨越千里,昆碧情深。東西部扶貧協作,讓碧江與
昆山凝聚了跨越千里的親情。兩地在越來越緊密的交往中,共建幫扶大格局,奏響實現全面小康大合唱。
作者:
銅仁市碧江區融媒體中心廖凱
編輯:邱瓊
編審:廖凱 陶燕
作者最新文章
「答案天天有」看成就展,數“最”
貴州|遵義,全國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發端地“打擊虛開發票騙取退稅
貴州在行動”之四
吉林通化一客車墜落江邊:載39人,已致4死多傷相關文章
140次累計27400毫升!49歲公交司機無償獻血28年穿越橫琴新口岸:內地平臺就緒、港資垂涎,澳門能否打破長期依賴博彩業?
華為、vivo打響5G
手機線下市場搶奪戰
音樂讓城市更美好 高雅與精致成
長沙新名片
谷歌史上最高薪揭曉:劈柴哥基本年薪1400萬,外加16億股票激勵設為首頁?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意見反饋 京ICP證030173號京公網安備1100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