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檢測才能填補中西部空白,升降機質檢中心成為全國獨一以升降機命名的國度級質檢中心……位于
重慶高新區的國度質檢基地,正經過推進“一場兩平臺十中心”建立,引導上下游產業集聚,力爭3至5年構成200余家檢測、認證和檢測設備的產業集聚。
據悉,國度質檢基地“一場兩平臺十中心”建立包括機動車強檢實驗場,規范科技研討及展現平臺、特種設備應急救援演練及考試平臺,筆記本電腦、城市能源計量、電梯及升降機、應用工程、消防及阻燃產品、新資料、頁巖氣、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等10個國度級檢測中心和配套輔助設備等,是目前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建立范圍最大、檢測技術集成度最高的檢測基地。
高速行駛的車輛面對 “行人”能否及時剎車、地震之后的電梯能否能運用、電機怎樣才干更節能……在國度質檢基地內,這樣的測試和實驗每天都在停止。實驗得出的各種參數,經過反應給企業用以提升產質量量。
據統計,僅質檢基地內的機動車強檢實驗場,就為
長安、
長安福特、
現代、小康、
力帆等品牌提供常年的“家門口”實驗檢測及技術咨詢效勞,每年完成近2000個新車型和改款車型測試評價任務;筆記本電腦質檢中心為
重慶及西部地域700余
家電子信息消費及配套企業的9000萬臺產品提供檢驗檢測效勞;國度電梯和升降機質檢中心則承當政府產質量量平安抽查、平安評價、隱患排查工作,累計展開4000余臺設備的技術效勞工作,防備化解特種設備范疇系統性平安風險和嚴重隱患。
“目前,質檢基地一切子項目都獲得了國度級資質,技術效勞才能掩蓋相應產業90%以上的產品或參數,
汽車電池、電磁兼容、車聯網、能效測試等多個項目檢測才能處于國內搶先程度。”
重慶市市場監管局一級巡視員鄧東華表示,現有檢測項目已全面掩蓋
重慶汽摩、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和新資料、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推進
重慶經濟開展質質變革、效率革新、動力革新不時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在完成檢測技術為公共效勞方面,國度質檢基地在全國率先完成了計量、檢驗檢測、規范、認證認可四大質量技術根底的內涵集成。其中,國度電梯和升降機質檢中心經過承當政府產質量量平安抽查、平安評價、隱患排查工作,累計展開4000余臺設備的技術效勞工作,全力防備化解特種設備范疇系統性平安風險和嚴重隱患。
“下一步,
重慶將以國度質檢基地作為中心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引入市場化、社會化的優質檢測資源入駐國度檢驗檢測高技術效勞業集聚區,助推檢驗檢測效勞業范圍化、專業化開展,建成西南地域檢驗檢測高技術效勞業先行區、檢驗檢測前沿中心技術創新區、檢驗檢測效勞開放協作戰略高地,構成
重慶新的經濟增長點。” 鄧東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