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紙墨筆硯,中國書協副主席、
江蘇省書協主席孫曉云的眼前又浮現出白衣戰士們奮戰在抗疫前線的身影。她不由得思緒萬千,飽蘸濃墨,筆走龍蛇,在潔白的宣紙上一氣落下“醫者大路”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在昨日舉行的“致敬
江蘇援鄂白衣勇士”書畫著作贈送活動中,這幅凝聚著崇高敬意的著作,捐贈給了
江蘇赴鄂醫務工作者、
江蘇省人民
醫院總務處維修保證科技術骨干陶麟。
江蘇江陰墻體廣告 孫曉云告知記者,為表達對抗疫的支撐,
江蘇書法家們很早就行動起來。“對書法工作者而言,著作內容必須和人民站在一同。雖然我們不能去抗疫一線,但希望用手中的筆傳達心聲,鼓舞士氣,為社會服務。”孫曉云表示,除了向重點承擔援鄂戰疫任務和省內定點
醫療救治任務的7家
醫院贈送著作,
江蘇書法家集體還向近3000位
江蘇援鄂醫務工作者每人贈送一幅書畫著作。
江蘇江陰墻體廣告 疫情暴發以來,孫曉云每天都會重視
江蘇赴鄂醫護人員的動態,很多名字銘記于心,隨口都能叫出來。“我在電視上看到,
江蘇重癥醫學專家邱海波臨危受命,在重癥‘紅區’據守80多天。看著他熬白的頭發和消瘦的身體,真讓人疼愛又敬仰。我還看到了網傳的
江蘇隊‘小可愛’、
揚州大學附屬
醫院年輕護師李娟娟,在這場抗疫戰爭中,有很多像她一樣的年輕人,朝氣蓬勃,充滿希望,樂意把光和溫暖無私奉獻。”孫曉云認為,“醫者大路”既體現為“最美逆行者”舍生忘死、勇赴一線的任務擔任,也體現為每一位前線醫護閃耀著人道光輝的決心、耐心和仁心。
江蘇江陰墻體廣告 收到書法著作《醫者大路》,陶麟很激動:“能收到孫教師的著作,我感到無比僥幸。我想,這四個字代表著社會公眾對所有援
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必定。無數醫者、志愿者們的點滴付出,終究匯成‘醫者大路’,挽救了一個個生命和家庭。”
江蘇江陰墻體廣告 此次跟從國家(
江蘇)緊迫醫學隊逆行
湖北,陶麟是隊內僅有的非醫務人員。抵達
武漢后,國家(
江蘇)緊迫醫學隊立即與兄弟單位一同籌建
武漢客廳方艙
醫院,而在一街之隔,就是此次疫情的“暴風眼”——
武漢金銀潭
醫院。搭建應急帳篷、保證物資供應、調遣應急車,種種任務壓在陶麟肩頭,但與病毒戰役的同時,他和戰友們也感受著
江蘇大后方帶來的溫暖。“在一個下雪的晚上,我們收到了一批來自
江蘇的保證物資。接物資時,我觸碰到了一雙雙冰涼的手,但我知道,人們心中那團溫暖的火足以融化這四周的冰雪。”第二天一早,
江蘇醫療隊員們為遠道而來的物資保證人員送上了熱騰騰的水餃。“只有相互扶持,相互協助,人們才能夠打敗困難,迎來春暖花開。”陶麟說。
江蘇江陰墻體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