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有一種會在每年4-6月份高發的疾病——猩紅熱,你對這種病的理解有幾呢?今天
河南疾控帶大家來認識一下它!
一、什么是猩紅熱?
猩紅熱是一種由A組乙型溶血鏈球菌感染惹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任何年齡均可能罹患該病,以學齡及學齡前兒童最為常見。全年均可發作,以4-6月、11-12月多見。
二、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患者和帶菌者是主要傳染源,主要經過空氣飛沫傳播,比方說話、咳嗽、打噴嚏等,局部可經過接觸皮膚傷口或產道等處傳播。
三、如何判別能否得了猩紅熱?
猩紅熱以發熱、咽峽炎、皮疹和和皮疹后脫屑等病癥最為常見,草莓舌、楊梅舌、口周慘白圈等是特征表現。
發熱:體溫高達39℃左右,可伴有頭痛等全身病癥;咽峽炎:咽痛、部分充血可有膿性滲出物。
皮疹:發熱后24小時內開端出疹,始于耳后、頸部及上胸部,可蔓延至全身。疹衰退后可呈現脫屑及手腳的蛻皮。
四、猩紅熱如何治療和預防?
猩紅熱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特異性治療首選青霉素,及早、足量應用抗生素是本病治療的關鍵。
1、開窗通風:空氣質量良好時應經常開窗通風,堅持空氣流通。
2、衛生習氣:培育勤洗手、標準洗手的好習氣,平常不用手指直接接觸口鼻。3、防止接觸:盛行時節,應防止到人口密集、空氣不佳的公共場所,外出要佩戴口罩。
4、安康生活:規律作息,平衡飲食,恰當鍛煉,充足睡眠。
5、治療和隔離患者:假如呈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疑似猩紅熱病癥表現,應立刻就醫,早診斷,早治療,家庭隔離或住院隔離至康復。病人運用的物品需求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