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交通集團6日清晨通報稱,專家組判別,虎門大橋5日發作振動系橋梁渦振現象,并以為懸索橋構造平安牢靠,不會影響虎門大橋后續運用的構造平安和耐久性。6日清晨,記者在虎門大橋管理中心實時監控畫面看到,大橋仍有肉眼可見的細微振動。
虎門大橋是銜接
廣州市南沙區與
東莞市虎門鎮的跨海大橋,位于珠江口獅子洋上,于1997年建成通車。虎門大橋車流量大,常處于飽和狀態。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稱,5月5日下午14時許,虎門大橋懸索橋橋面發作明顯振動,橋面振幅過大影響行車溫馨性和交通平安。大橋管理部門結合交警部門及時采取了雙向交通管制措施,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
廣東省交通集團連夜組織了國內12位知名橋梁專家召開專題視頻會議停止了研判。
專家組初步判別,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的主要緣由是: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動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了橋梁渦振現象。
廣東省交通集團通報說,大跨徑懸索橋在較低風速下存在渦振現象,振動幅度較小不易發覺,僅在特殊條件下會產生較大振幅,不影響橋梁構造平安,會影響行車體驗感、溫馨性,易誘發交通平安事故。
目前,虎門大橋管養單位已緊急開端對大橋停止全面檢查檢測,大橋繼續實施雙向封鎖。交通運輸部已組建專家工作組到現場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