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勞動節之際,省財政廳會同省人力資源社會保證廳出臺《關于做好職業技藝提升行動專賬資金運用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給勞動者送上了一份節日“大禮包”,更為企業全面復工添了一把“柴”。
從專賬資金運用范圍來看,在企業職工培訓方面,各類企業職工參與平安技藝、崗位技藝提升、轉崗轉業等專項培訓,以及線上技藝培訓、通用職業素質等綜合性培訓,企業組織一線在職職工參與高技藝人才、高技藝領軍人才、產業緊缺人才境外培訓,企業在職職工(含見習期)參與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等,按規則給予企業職業培訓補貼;企業、農民專業協作社和扶貧車間等消費運營主體吸納外省貧窮勞動力、我省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和城鄉低保對象中的勞動力就業并展開以工代訓的,以及參保企業吸納就業艱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并展開以工代訓的,可給予最長不超越6個月的職業培訓補貼。此外,《通知》還提出,經過補貼鼎力支持受經濟影響艱難企業、高危行業企業、平臺企業(電商企業)以及新業態企業展開就業技藝培訓、崗位技藝提升培訓和轉崗轉業培訓。
為協助特殊群體經過本身技藝提升完成從“好就業”向“就好業”轉身,《通知》提出,資金要為就業重點群體職業技藝培訓和創業培訓停止保證。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家庭子女和勞動力、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兩后生)、
鄉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和轉崗職工、退役軍人、殘疾人和城鄉低保對象中的勞動力展開免費職業技藝培訓;對參與經濟單薄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的,按規則給予職業培訓補貼;對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和城鄉低保對象中的勞動力、就業艱難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兩后生中的
鄉村學員和城市低保家庭學員,在培訓期間按規則經過就業補助資金同時給予生活費(含交通費)補貼等。
在補貼政策方面,契合條件的勞動者在戶籍地、常住地、培訓地、求職就業地參與培訓后獲得證書的,可按規則給予職業培訓補貼,準繩上每人每年可享用不超越3次,同一職業同一等級一年內不可反復享用。對同一職業(工種)同一技藝等級經過初次職業技藝審定并獲得證書(不含培訓合格證書、
江蘇省百萬練兵活動技藝競賽考核合格證)的參訓人員,還可按規則享用職業技藝審定補貼。此外,對確有就業才能和培訓需求、未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人員(年齡不設上限)參與職業技藝培訓并獲得證書的,也可按規則享用相關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