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便利參保人員異地就醫轉診,實在做到“百姓少跑腿”,29日,記者從省
醫療保障局獲悉,目前,我省轉診轉院功能已下沉到定點
醫院,由
醫院院端為參保人員進行異地就醫存案掛號,無需再到醫保部分處理。
據了解,上一年7月省
醫療保障局印發《關于實在做好2019年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業的告訴》中明確,加快推進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作業,提高我省異地就醫服務管理水平。過去,轉診轉院需要到醫保部分處理。調整后,契合轉診條件的參保人員,經當地具有轉診轉院資歷的定點
醫院出具轉診定見,并為其處理異地就醫存案掛號后,參保人員就可直接持二代社會保障卡前往就醫地。
黑龍江七臺河墻體廣告制作
省醫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參保人員應首先挑選在底層
醫療機構就醫,依據病情需要必須轉診轉院的情況下,可以處理轉診轉院手續,需再次轉院的,應由所就診的
醫療機構開具轉診轉院證明。轉診存案一致由參保地有轉診權的定點
醫院處理,轉診轉院一個治療周期原則上不超越3個月。超越3個月的,應向參保地醫保部分申請處理延期手續。通常轉診存案一次有效,再次就醫需再次處理。同一疾病進程屢次到同一家
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的,第二次及今后可由參保地醫保部分進行存案。
黑龍江七臺河墻體廣告制作
對于有轉診需求的參保人員,省醫保局作業人員還有五點提示:一是契合轉診轉院條件的參保人員,由具有轉診資歷的定點
醫院在
醫院端處理審批存案掛號手續,參保人員無需去參保地醫保部分處理。二是不契合轉診條件的,參保人員在異地發生的
醫療費用,按照各統籌區域方針履行。三是急診或契合其它異地就醫條件的參保人員,要與參保地醫保部分聯系處理。四是各統籌區域轉診處理要求、流程略有不同,請參保人員具體咨詢當地醫保部分或具有轉診資歷的定點
醫院。五是參保人處理完轉診手續后,至就醫地直接結算須持具有金融功能的二代社會保障卡,無二代社會保障卡的轉診人員需自行墊支
醫療費回參保地手工報銷。
黑龍江七臺河墻體廣告制作